第07版:财经周刊

科学系统性转型是低碳城市的破局之道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22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李元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11月19日,借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成立十周年之契机,云集气候、能源、生态、经济、公共政策、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权威院士专家和业界代表的首届“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如何从“城市转型”的角度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解决方案,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实践与思考。

实践:杭州“六位一体”推动低碳城市高质量发展

2010年春天,国内低碳领域顶尖专家学者汇聚钱塘江畔,召开数场座谈会、评审会,为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问诊开方”,建言献策。时任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建设领导小组总顾问的王国平,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展示概念方案专家评审会上提出,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必将为杭州打造低碳城市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国平表示,我国的城市集聚了全国约68%的人口,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到2035年预计中国城市化率有望达到75%-80%。城市创造了GDP、创造了财政收入、创造了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创造了庞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难点、重点、热点都在城市。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要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一条系统性的城市低碳转型路径。

王国平表示,建设低碳城市,不仅是产业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社会运行模式、市民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更是城市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低碳城市,是杭州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标”。十多年来,杭州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研究,围绕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低碳城市的目标,成功获得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低碳时代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低碳科技馆围绕低碳知识教育基地、低碳生活普及基地、绿色建筑展示基地、低碳学术研讨基地以及低碳信息交流基地“五个基地”的发展定位,探索出一条展示与活动、传播与交流、普及与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成为浙江省内唯一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的科技馆。“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作为‘国字号’科技馆将面对更广阔的前景和更重大的使命,要进一步把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打造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窗口’。”王国平如是说。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低碳城市为引擎,加速推进杭州的高质量发展。”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表示,低碳经济是全球经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向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低碳城市规划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重要的第一步。近年来,杭州将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视为首位战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形成了“1+2+16+7”的战略体系力量,“1”为一个主要做电池一体化研究工作的国家实验室,“2”为杭州两大装置——超重力场和极弱磁场,“16”为围绕国家实验室形成的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则是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户杭州的7家省实验室。

值得关注的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杭州位列第14位,城市创新发展已经超过了伦敦、洛杉矶等城市。

模式: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

“气候变化治理将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并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及技术投资的快速增长,预计2020-2050年,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投资将超过130万亿美元。”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我国既是目前排放大国,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国。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是国际上排放压力最大、综合降幅最快、转型任务最重、投入成本最高的复杂系统工程。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已成为缓解气候变化影响、实现全球温控的核心措施。

谈到对碳中和技术和产业的展望时,王金南表示,电气化与智慧电网、光伏风能发电、氢能、工业零碳技术、CCUS等技术,将成为全球及中国实现碳中和的优先发展项。这些领域的投资预计将占全球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总投资的70%以上。“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电气化、CCUS和氢能等技术措施将成为重点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各国碳中和领域的技术方向。”王金南进一步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对目前已有的300多种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低碳技术进行了研究,从技术成本来看,电力行业具有最低的单位减排成本;工业部门第二,工业减排成本大概400多元;CCUS目前的单位减碳成本在500元左右。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看来,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规模化、长时、安全、无地域限制的储能技术,当前的技术各有各的优势,也有不同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克服局限性,研发变革性储能技术。从实践上来说,将来要建立新型的电力系统,需要各种储能技术,从实践上是分秒级的、小时级的,还有天、月甚至年的长时储能。目前来说,对分秒级调频的储能技术基本上能够满足要求,对移动的储能也基本上能满足要求,中长时的储能技术还存在一些缺口技术及安全性问题。

“特别要指出的是,将来实现碳中和,需要可再生能源作为主导的能源体系,储能技术是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且这种储能装备必须是长时的,目前来说这个缺口非常大,长时储能是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特别是碳中和目标最关键的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赵天寿如是说。

未来:碳中和只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

众所周知,城市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密切,随着城市人口加速膨胀,城市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会更趋明显,低碳转型无疑是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

“节能提效是能源战略之首,是保障国家能源供需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的要素。在目前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是减排的主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碳强度,是实现碳达峰的基本路径。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降1%,相当于减少0.5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

此外,优化能源结构也是重中之重,是一个影响我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杜祥琬指出,“富煤、缺油、少气”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也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

“要知道,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业、电力、交通、建筑各个方面都要明确走向碳中和的方向和路径,同时还需要重大创新,即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纵向源、网、荷、储一体化,横向多能互补。碳中和只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未来社会还要靠未来的能源体系支撑。”杜祥琬这样强调。

2022-11-22 李元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127.html 1 科学系统性转型是低碳城市的破局之道 34,1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