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新闻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

打造“小语种+跨境电商”新引擎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2日   第 03 版)

本报讯(记者 肖亮升)“这是中国的网红米粉——广西柳州螺蛳粉……”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的电商直播间内,面对手机镜头,一名女主播用越南语卖力地推销着广西的特色产品。

随着跨境电商不断发展,小语种人才正成为跨境卖家争夺流量的新阵地。“持续重视小语种人才培育并形成长效机制。”“设立跨境电商小语种人才创新创业资金。”“加强复合型小语种教师队伍建设,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召开“发挥小语种人才优势,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对口协商会,委员们围绕主题建言献策。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黎建康认为,跨境电商正成为广西作为重要门户衔接我国和东盟国家的有效抓手,但广西跨境电商起步晚,相关专业人才缺口大,特别是小语种人才相对缺乏。建议加快建立面向东盟的小语种人才数据库,加大政策扶持和政府财政投入,专门制定鼓励小语种人才参与跨境电商贸易的具体优惠政策,聚小语种人才而用之,推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广西高校要做好小语种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副院长陈湘桂提出,广西的高校应根据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有效对接职业岗位群,发挥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优势,侧重培养学生网络调研与选品、社交营销推广、平台运营及跨境客服的能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翻译室主任沈菲说:“选取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语种+跨境电商’或‘跨境电商+语种’专业,与跨境电商企业、平台合作,提供定制化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制造业”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大。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曹玉娟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以工带贸”的跨境电商实用型人才较少,企业中主要以老带新方式开展培养,本地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仍局限于传统电商“贸”的单一环节,小语种人才优势尚未发挥,且小语种人才、传统电商专业人才本地留用率也较低。

曹玉娟建议,创新“跨境电商+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区内外高校和跨境电商、制造业龙头企业合作交流,实施“小语种+跨境电商+制造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探索建设东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飞地”,支持跨境电商生态孵化企业,建立“以工促贸”直播基地,推动国内小语种人才与东盟留学生依托基地培育实现双向互通,开展跨境电商运营团队培育、卖家孵化、网红直播、小语种客户服务,推动新生代企业家跨境思维的塑造。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磨长英表示,要发挥优势、精准发力、补足短板、协同配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发展跨境电商的新动力和软实力,把跨境电商打造成为推进广西开放发展的新引擎。

2022-11-12 肖亮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630.html 1 打造“小语种+跨境电商”新引擎 33,6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