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一位具有“科学精神”的艺术家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8日   第 08 版)

本报记者 贺春兰

如何用大提琴等世界熟知的音乐语言向世人展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娜木拉提出也已然在回答着这个重要的命题。依记者的观察和理解,这个命题生发于今天我国面临的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亦生发于娜木拉的内心深处。

板凳要坐十年冷。其实又何止十年,而且期间要面对远离家人的孤独和一次次比赛带来的压力——一个琴童成长为一个艺术家,对一个人的磨炼可想而知。“不知的,去学;不能的,去练。一点点努力,终究能够接近目标。”——锲而不舍,不惧挑战、心态开放,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生长。短短几个小时的访谈中,记者能够强烈感受到,今天,这些特质仍然在深刻影响着娜木拉。用她自己的话说,“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力量、做事的决心,并投入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的坚持才能成就一些事情。”

不久前,娜木拉受北京市政协之邀,给公众做了一个分享,主题是“科学精神”。有人说,“娜木拉,这不是你的特长。”“我不怕,我就是要通过准备的过程去学习。”娜木拉回说。

“那学习之后,您理解的‘科学家精神’是什么?对您为人做事、做音乐有什么帮助和影响?”记者追问。

“‘锲而不舍、严谨钻研’是我印象最深的。”娜木拉真诚回答,这也正是我们音乐人需要的。“音乐人,要想成功,也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锲而不舍去钻研。”

显然,锲而不舍,这样的科学家精神在艺术家娜木拉身上也一样具备。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繁忙中她逐梦的锲而不舍,她内在则享受着追梦过程中的充实和丰盈。艺术家、教师、校长,政协委员,不论任何角色,她都明晰自己的使命、定位和目标,然后锲而不舍不遗余力地努力付出,享受过程,哪怕是挑战和磨炼。

而这优秀背后,还有一种巨大力量的牵拉和影响,就是感恩。

“我是草原的女儿,没有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没有中央音乐学院去内蒙古招生和几十年的培养,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回首,娜木拉发自心底地感恩自己一路走来的所遇,感恩祖国,感恩时代。

所以,做音乐抑或做音乐教育,娜木拉身上自然地流露着由感恩而升华起来的家国情怀。这样的家国情怀促使她的视野她的关切随着岗位的变化而不断拓宽,更驱使她身体力行、争分夺秒地去行动。

于是,做艺术家,娜木拉有德艺双馨的自我要求和追求。

做一校之长,她清楚她带的是未来中国音乐的国家队,她要他们在琴艺精良的同时,能够始终保有一颗中国心。

及至成为政协委员,她思虑更多:在国内,她想到发展大提琴,使之洋为中用。在国际舞台上,她则追求向同行贡献中国智慧,传递中国风范。

自信自立、守正创新而又胸怀天下。娜木拉认为,中国音乐人应该有这个追求,也必须要有这个追求。

记者与娜木拉的对话开始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稿件完成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梳理娜木拉所思所想所为,我仿佛读懂了更多。

2022-11-08 贺春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386.html 1 一位具有“科学精神”的艺术家 33,38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