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宏 鲍蔓华
当第一缕曙光照入浙江省台州椒江海门码头向东29海里的大陈岛时,面朝大海的民宿——“有家客栈”里,59岁的施招荣开启了一天的忙碌。这一天除了接待游客,施招荣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与登岛的椒江区政协委员们围坐“民生议事堂”,共话大陈“共富”发展。
有着红色记忆的大陈岛在建设新中国的火热实践中孕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椒江区政协接过垦荒者手中的“画笔”,不断绘制美丽大陈,先后多次组织委员和专家到岛上开展调研,提出《关于打造大陈岛红色旅游区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大陈岛文旅融合步伐的建议案》等,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从“开通上下大陈岛际交通船”“打造成中国第一个5G示范岛”,到“发展大陈岛特色餐饮业”“建设大陈岛垦荒纪念园区”,再到“建设全国文艺创作基地”“弘扬新时代垦荒精神”等,委员们多视角、多领域提出意见建议,助力一轮又一轮的海上垦荒热潮……
新垦荒路上前行有我
“如今,大陈岛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凤尾山顶,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巍巍挺立,更是成为每个来岛游客的打卡地。”区政协委员、摄影家汪江浩用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大陈岛的巨变。
汪江浩一直关心关注大陈的发展。2019年,他提交的《把大陈岛打造成中国第一个5G示范岛》的提案促成当年5月14日大陈岛第一个5G电话拨通,此后,远程医疗、智慧教学、智慧旅游等应用场景应运而生。2021年8月,随着海底光缆的前期敷设工作全面完成,大陈岛5G信号全覆盖计划又迈出重要一步。8月22日,大陈镇卫生院迎来了全国首个陆岛应急救护无人机的首次飞行,应急药品“打飞的”30分钟送达,不仅帮海岛解决了临时用药难的问题,还降低了医疗交叉感染的风险。
与汪江浩有着同样感受的是施招荣,他的“有家客栈”是大陈岛上第一家民宿。如今,民宿在岛上遍地开花。施招荣成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后,他更想做出政协委员的“金招牌”,让游客有家的感觉,“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同时要为大陈的旅游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打造海岛红色旅游“金名片”贡献一份力量。
新垦荒路上青春作伴
“目前,大陈的黄鱼养殖企业14家,养殖规模达到200万立方米水体,年养殖产量约7000吨,产值达8亿元以上。我们大黄鱼养殖业从传统深水网箱养殖,转型升级为大型铜网衣围海养殖模式。真正实现了‘更健康、更优质、更环保’的生态理念。”“85后”的区政协委员卢阳雨与大陈的“致富鱼”结缘已深。在卢阳雨看来,富起来、美起来的大陈更要注重游客体验,通过服务软硬件的改善让游客深深记住大陈。
当下如火如荼的大陈岛开发建设,让已经扎根大陈岛的李丽丽也倍感振奋。作为新垦荒人的代表,李丽丽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用脚步丈量民生,助力政协“民生议事堂”在大陈镇的建设实践,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充分利用委员身份,借助政协平台,为美丽大陈岛的开发建设鼓与呼。
传承着一代又一代垦荒人的接力棒,如今的大陈变成了一座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的海岛:留守老人岛上安心养老,80周岁以上老人可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免费就餐;在“互联网+数字化”模式下的“三医联动”便民服务点,就医买药报销最短只需20分钟。垦荒邮局解决了海岛寄收快递难题,也畅通了“‘海岛好货’出岛、‘城里优品’进岛”的通道。大陈岛60项小康指标全面完成,“小康的大陈”从愿景变为实景。“现代化的大陈”已启新程,大陈岛也开启了新时代的垦荒路。
新垦荒一代年轻的脸庞,让椒江区政协主席王跃军深深体会到了传承大陈岛“开拓创新”垦荒精神的内涵,“这就是大陈岛永葆青春的‘法宝’之一。”为了大陈岛的山更绿、水更清、岛上更好玩,区政协围绕大陈发展建言议政,以大陈为原型的红色旅游调研近日获区委批示肯定,区委主要领导对政协“发展红色旅游,打造英雄之城”调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重走垦荒路后,王跃军有了更多思考。“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持知行合一,为大陈迈向‘现代化的大陈’新征程建言献策,走出一条红色精神立岛、海洋发展强岛、旅游兴旺富岛的‘现代化海岛’新时代垦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