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重构中国史前史

——读李琳之《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04日   第 12 版)

《晚夏殷商八百年》 李琳之 著

王杰瑜

李琳之的新著《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日前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他快递给我,嘱我写几句评述。我对夏商周三代没有深究,仅仅是一些常识性的了解,这也是他给我的一次良好学习机会。

21世纪之幕甫揭之时,也是中国国学火热之时。中国老百姓在解决了吃穿行住等基本生活之需后,热衷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知识解读、言说和书写,借助着信息化时代新的媒介方式,对于社会上一般知识世界中的历史观、人生观的形成非常重要,李琳之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李琳之关注历史始于晋商。因他的哲学专业背景,中规中矩的“学院式”研究远远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实地走访与考察,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总能使他在晋商的研究中超凡脱俗、观点清新、引人入胜。历史研究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求真,是复原,还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引发人们的纵深思考?李琳之对中国上古历史的研究,其目的显而易见。10多来年,他在工作之余,南游江淮,东涉齐鲁,西及陕甘,北达蒙辽,迹遍全国,在中国大地上阅读,在游历中思考,穷源竟委,溯中华文明之源,构建“上古中国时代”。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考古学出现之前,对早期中国历史的认识主要依赖传统的历史文献。虽然研究者大都抱着“必于史职求真”的态度,怎奈上古史事记载都是零星、碎片式的记载,不系统,且研究者因个人修为不同,研究者所构建的上古历史必是每个研究者个体选择的结果。由此才有顾颉刚先生高擎“古史辨”的大旗,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现代考古学为史家“求真”提供了某种可能,但考古材料存在着偶然大于必然的问题。能够把个性的东西或者材料连缀起来,结合历史记载,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这种工作研究难度大,挑战度极高。即使国家“九五”期间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然无法解决,足见难度之大。李琳之选择这样的题目展开工作,正是他敢开新局一以贯之的勇气和胆识的体现!

这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全书前言加正文的11章,注释条目共计1089条,所引古代文献达84种,考古文献则应收尽收。将文后的注释加以整理,无疑是一篇很好的“晚夏殷商八百年”的资料索引。

对于上古历史的研究,既需求有扎实的历史文献功底,又必须能够熟练地运用考古材料。当下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论证考辨的学者少之又少。在本书的讨论中,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很好地结合起来,驰骋古今、错综隐括,则是该著述的另一个特点。

其次,本书兼具了“演义”体裁的特征。变论证为描述,“年载悠邈,简册阙遗”,自成一家。通过材料的梳理,以时间为经,以王为轴,按照历史发展过程自然地形成11个篇章,每个篇章又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严肃的史事变得轻松欢快,可读性很强。较之秦汉以来的史事,上古更为艰涩,处理起来很不容易。表面上看似写得轻松欢快,但这种轻松是建立在扎实的考证辩证基础上的,李琳之在背后下了很大的功夫。

当然,任何一部著作出版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本书也不例外。如在运用历史文献时,就需要认真注意文献的版本。像《国语》,使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韦昭的注本就很好,再无必要使用其他版本了;《读史方舆纪要》,目前已经有贺次君、施和金的点校本,就无须使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的影印本了。史学著述中,除非必要,一般情况下,一种文献只会使用一种版本,不会同时使用多达4个不同的版本。

李琳之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这本书,对于想了解和研究上古中国历史的读者而言,是难得的一本好书!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教授)

2022-07-04 王杰瑜 ——读李琳之《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7021.html 1 重构中国史前史 27,0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