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全国政协委员张利文:

“退役”进入密集期 重视光伏组件回收处置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王硕

“光伏产业是我国新能源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亟待重视其组件退役后的回收与分质处置。”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利文指出,2025年左右,我国光伏组件退役将进入密集期,需提前部署,打通光伏绿色道路的“最后一公里”。

张利文解释说,光伏发电设备包含多种资源。以典型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为例,其中玻璃占比65%~75%、铝制框架占比10%~15%、塑料占比10%、硅原料占比3%~5%,部分制造工艺中,背板中还含有少量氟元素;同时晶体硅电池的制备需要消耗银、镓、铟、碲、铅、锡等金属。

“这些组件设计寿命约为25年,退役后兼具资源和环境危害双重禀赋,如果利用不好或处置不当,不仅会对战略资源造成浪费、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让张利文忧虑的是,按照新能源发展光伏装机容量规划,“十四五”后,即2025年,我国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将进入密集期。预计2030年报废组件超过6000万千瓦,2035年达到7000万千瓦。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也预测,我国光伏组件报废量在2060年前会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随着近年来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实际数据将会更大,光伏组件回收高峰时间将来得更早。

但在光伏装机总量逐年快速递增的同时,张利文发现,相关组件回收与处置却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缺乏政策支持,相关回收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政策指导,多数退役光伏组件或积压堆放或焚烧掩埋,对环境造成极大的隐患。虽然近两年我国发布了相关国家回收标准,但处理细则及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第二,回收技术路线不完善。张利文发现,目前我国光伏领域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设备可靠性上,在减少光伏组件污染和回收利用方面做的工作较少,导致回收技术路线不完善,技术创新后劲不足,现有的技术方法在使用推广中可行性不高。

第三,回收经济收益低。由于很大一部分组件建于偏僻的西北地区或位于屋顶之上,收集、运输成本高,加上技术尚不成熟,投资消耗较大,回收物质的纯度不高,以及尚未形成规模,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光伏组件回收成本高居不下,许多材料回收出售后价格低于回收成本。

此外,回收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差”等问题,报废组件的来源和成分不清楚,各品牌和型号散乱堆放,这样既降低了回收效率又增加了环境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张利文建议:

一是提前谋划。将退役光伏组件的处理处置纳入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前谋划回收利用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合理布局,尽快形成与退役规模相匹配的高效回收和分质利用产业规模。

二是完善技术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政策支持鼓励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进一步明确通用技术标准要求和判废标准,发布技术指南和实用技术目录。通过中央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资源化利用。

三是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回收企业组织化水平,提升废旧组件回收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能力,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建立更加高效完善的回收网络体系。

2022-04-28 王硕 全国政协委员张利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816.html 1 “退役”进入密集期 重视光伏组件回收处置 23,8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