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伟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Space Day of China) ”。
2016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这一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党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4月,中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始。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里程碑。随着岁月的推移,中国人普遍感到,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研制“两弹一星”的部署是划时代的伟大壮举,改变了国家面貌和国人心态,将永载史册。
以4月24日为标志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对于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向世界唱响中国“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源于政协提案
2003年,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实现,标志是“神舟五号(神五)”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五”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升空的。
2004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时任“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委员与时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委员联名提案,建议设立“中国航天节”。
2009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时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的梁小虹委员再次提交有关设立“航天纪念日”的提案。在提案中,梁小虹将前面的“航天节”改成了“航天日”。之后,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梁小虹都呼吁设立“中国航天日”。
2013年,梁小虹的提案《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批复。随后,国防科工局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协商“中国航天日”设立的具体事宜。
2014年,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两院院士、专家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在会上对“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积极建言献策。
其中一项是,提出了3个“中国航天日”的备选日期——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纪念日)、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纪念日)和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纪念日)。最终选定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
2015年,任新民、孙家栋等39位院士就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国防科工局上报《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请示》。
2016年,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对《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见和建议》作出重要批示。
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有30多个国家的航天机构向中国国家航天局发来了贺信,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
“中国航天日”前夕,“神舟十三号”交出满分答卷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将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达中国空间站。经过183天的太空之旅,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平安返回地球,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从航天员太空出舱,到首次在轨通过遥控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到三位航天员创下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还有“天宫课堂”的现场直播,航天员们完成了一系列科学研究等工作。
2022年4月17日,在潍坊国际风筝节上,人们通过风筝模仿“中国空间站”来庆祝三位从太空出差的航天员凯旋。当天,各“舱段”风筝齐全,在天空中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交汇对接进行了演示,形象生动,场面壮观栩栩如生,科技感十足。网友直呼“好看,太顶了”。
“中国航天日”前夕,回顾航天“四大”里程碑
中国航天发展有最重要的四大里程碑。
首先是“万户飞天”。航天发展的“第一大”里程碑起源于14世纪末期的中国。人类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乃明朝的士大夫陶成道。在距今800多年的1390年,陶成道就说“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江,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陶成道的行为不断鼓舞和震撼古人的内心,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万户”。万户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于是,他坐在绑着47个自制火箭的椅子上,举着大风筝。不幸的是,在飞天过程中,火箭爆炸,万户不幸罹难。在上世纪70年代,为纪念陶成道,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可以说,世界航天起源于中国。飞天是中华民族千年夙愿。
其次是“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世界瞩目。“东方红一号”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第二大”里程碑,是航天事业奠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迄今仍在轨飞行。
然后是“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中国人遨游星汉的首飞,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大”里程碑,表明中国掌握了全套载人航天技术。之后的18年,“神舟六号”实现多人飞天;“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神舟八号”完成重大跨越对接任务;“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今后的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过程,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舟十二号”实现航天员三个月的在轨生存。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航天员一人一天在轨,到三人半年在轨,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惊人进步。
最后是“嫦娥工程”。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返回。中国人的“嫦娥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四大”里程碑,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航天日”,持续助力航天精神传承
2016年首次“中国航天日”以来,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很好展示,持续助力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发展史。
中国航天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精确概括其核心就是“自力更生”这四个字。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就一直企图扼杀、阻碍中国发展航天和诸多科技产业,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只能依靠自己解决一切问题。
“中国航天日”有利于航天精神财富的传承。中国靠“自力更生”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和突破,不断孕育、形成、延长中国航天的“精神谱系链”: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探月精神、探火精神等。“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不断接续、完善上述精神,使“自力更生”的航天传统在新一代航天人中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中国航天逐梦太空的脚步一定会行稳致远。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繁忙”,将完成包括“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等6次飞行任务,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在轨建造任务,并将首次实现航天员在轨“会师”、轮换等。
我们航天人将继续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让追梦人继续仰望星空,不懈追求中国人自己的航天梦!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