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硕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国家植物园代表一个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最高水平,未来将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收集中国80%以上的植物种类
与其他植物园不同,“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根本特色。”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叶建飞指出。
据介绍,国家植物园将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并陆续完成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迁地保护研究中心、种质资源保藏中心、标本馆二期、五洲温室群等项目,建设28个特色专类园。
在建设国家植物园过程中,将实现植物在多地迁地保护。
“这不是简单地把植物挖过来栽在植物园里。”叶建飞解释说,迁地保护是以人工途径,将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往其他地域的专业机构(如植物园、树木园等)予以保护,也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通过这些保护方式,降低因区域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及突发状况造成的植物物种的灭绝风险,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国家保存重要的战略资源。
为何落户北京?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指出,在首都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既充分体现了国家代表性,又能整合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的优势资源。
早在195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0位青年科学家向毛主席写信,提出建设国家级的北京植物园。195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北京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园林局共同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已为国家植物园的设立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已收集各类植物1.5万余种,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和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拥有国内顶尖的植物科学研究队伍和平台,包括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植物科学研究、迁地保护、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此次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面向植物科学前沿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物资源安全等重大需求,国家植物园将在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机理、脆弱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式等研究方面发力;创新生物多样性监测、植被重构与生态恢复、智能植物工厂等核心技术。同时,打造国家级园林园艺展示和科普宣教基地,完善科学传播体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植物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和健康游憩服务,将植物展示与园林艺术、传统文化相结合,达到科学与美学的统一。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强化业务指导,与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四方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组建成立国家植物园理事会,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崭新管理模式下,统筹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运行管理。
同时,本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总思路,“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补充,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