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华夏周末

记者手记:

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6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谢颖

作为艺术家、学者,为什么总是往村里跑?这个问题潘鲁生并不陌生,而他用40余年坚持不懈的实践与累累硕果回答了这个问题。

走进田野,融入乡土,那看似平常的物件给他无尽的启迪;那些平淡而又生动的民间生活,交织出多彩的、活态的民间文化画卷,让传承千年的文明跃然于眼前,浑厚深沉又活力四射。

在民间文艺的滋养下,1990年,潘鲁生完成了第一部专著《论中国民间美术》。老师们教导他、支持他——王朝闻先生说:“民间美术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你要好好地研究它。”张道一先生说:“要把书桌搬到田野,要把研究放到民间,放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于是,他不停地行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背后,是对民间文艺深沉的热爱。

在一次研讨会中,潘鲁生说,自己对民艺的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是从对民间剪纸、年画、刺绣等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的研究开始的,注重造型艺术;然后,更加注重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钻研其反映的民间社会的文化、生活状态。随着在乡村调研的深入,他思考的侧重点转向与民艺相关的社会、环境、民族、文化等问题,开始对民间工艺的文化生态学这一课题进行探讨,一直持续至今。他希望的是,让“到民间去”成为一种学术自觉,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这珍贵的文化传统。

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传统的积淀、理论的建造、文化的创新,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是潘鲁生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今天,潘鲁生的大部分时间仍然在行走中度过,站在民间、田野、大地中,因为,只有人在民间、心在民间,只有与人民和文化在一起,才能把民间文艺的宝贵传统传承好、发展好。

2022-04-16 谢颖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208.html 1 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 23,20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