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如何应对新污染物?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07日   第 06 版)

图为工作人员在搬运消过毒的医疗废物周转箱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王菡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什么是新污染物?又该如何治理这些新污染物?目前中高风险地区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如何?在日前举行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一一回应。

新污染物主要有四大类

“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任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介绍,目前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

任勇表示,新污染物之所以称为“新”,一方面是相对于大家熟悉的,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物而言的;另一方面是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并且还可能会持续增加。

同时,任勇表示新污染物还具有危害比较严重、风险比较隐蔽、环境持久性、来源广泛性、治理复杂性五大特征。

我国是化学物质生产使用大国,在产在用的有数万种,每年还新增上千种新化学物质,其生产消费都可能存在环境排放。

“对于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的新污染物,即使以低剂量排放到环境,也可能危害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对治理程度要求高。此外,新污染物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研发较难,需多部门跨领域协同治理,实施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控。”任勇强调。

新污染物治理要“筛、评、控、禁、减、治”

治理新污染物又该从何处入手?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新污染物治理作出明确安排和部署,要求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目前,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总体要求、主要目标、行动举措和保障措施。”任勇说。

据介绍,新污染物治理总体思路可概括为:“筛、评、控”和“禁、减、治”。

任勇还做了进一步解释,“通过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筛、评’出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然后对重点新污染物实行全过程管控,包括对生产使用的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

“新污染物治理的很多措施要通过在水、气、土壤污染治理中落实,体现化学品环境管理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牵引驱动’的特点和规律。”任勇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首先是推动建立法规标准体系。研究推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立法,修订《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其次,加强源头准入管理。持续开展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防范具有不合理环境风险的新化学物质进入经济社会活动和生态环境。例如,2021年,共批准登记564种新化学物质,提出500多项环境风险控制措施。”任勇说。

与此同时,推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化学品履约行动。以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为抓手,限制、禁止了一批公约管控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在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行动中,我国已淘汰了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处理处置能力充足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暴发,中高风险地区医疗废物、医疗污水的处理处置情况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调度情况看,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处理处置情况平稳有序,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处理处置能力充足。”任勇说。

据任勇介绍,针对疫情发展态势,生态环境部建立工作机制,定期对中高风险等级地区开展集中调度,今年年初以来实行每日调度,指导督促重点地区严格落实“两个100%”工作要求,即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

“医疗废物方面,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保持常规处置能力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提升医疗废物转运及应急处置能力。医疗污水方面,指导各地做好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处理环境监管工作,加强对定点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接收定点医院和集中隔离场所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动态监管,对发现定点医院存在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运行不规范、医院污水消毒不到位等问题,均已督促当地立即整改。”任勇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涉及中高风险地区的市(州)和直辖市中,约七成的中高风险地区医疗废物日处置负荷率都在50%以下,所有疫情医疗废物均做到了日产日清,此外还储备了较为充足的协同应急处置能力,已做好应急准备,可随时启用。同时,定点医院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满足需求,运转正常。

“十四五”将推进百个“无废城市”建设

旨在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无废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正成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任勇表示,总体上看,试点成效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通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固体废物环境问题,加快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进程,带动了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工程建设;二是“无废”理念逐步得到认同。试点城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饭店、绿色学校等7200多个“无废细胞”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无废”社会氛围。三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浙江省率先在全省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广东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9城同建“无废湾区”,重庆市、四川省全面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

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会同17个部门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上,任勇对《方案》也进一步解读。

“《方案》安排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12345’。”任勇说,“1”是指“100”个城市,即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2”是指“两个融合”,即无废城市建设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相融合,做好建设方案顶层设计。“3”是指“三化”原则,即围绕固体废物治理这一主线,统筹推进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4”是指“四大体系”建设,即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建设,并用好数字化技术。“5”是指“五大”重点领域,即在工业、农业、生活、建筑领域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对危险废物的全链条环境监管。

“‘十四五’时期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有助于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仁勇表示。

2022-04-07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629.html 1 如何应对新污染物? 22,62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