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肖苒:

要加强高等院校的公共卫生教育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16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刘喜梅

艾滋病、结核、流感、感染性腹泻……你知道吗,高等院校竟然是这些传染病的高发场所。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校是提供高等教育的场所,其中的大学生都是教育层次很高的人群,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应该有更强的意识以及更高的能力,为什么高校还会成为传染病的高发场所呢?答案是:公共卫生教育在非医学院校的高等学校普遍不被重视,广大青年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匮乏。

“我国高等院校人口密集、流动性大,再加上当前社会节奏加快,这些都是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另外,大学生处于生理活跃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接受公共卫生教育的意识不强,因而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向记者介绍。

其实,国家在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方面早有部署。2017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方面。然而目前,公共卫生教育仅在医学类院校才有一定的关注度,在非医学专业院校普遍不被重视,这造成了广大青年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的匮乏以及传染病在高校的高发。

“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要担负起家庭、社会的责任,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对高校学生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的普及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能力,是整个社会应当非常重视且不断努力的目标。”对此,肖苒提了四点建议:在高校开设专门的公共卫生必修课程,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知识,从整体上提高公共卫生素质;制定标准的教学大纲,规范高校公共卫生教育,达到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使具备应对急性传染性疾病等的基本科学素养的目的;完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教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公共卫生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公共卫生教育的环境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公共卫生普及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危机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把担当落实在行动中。

2022-03-16 刘喜梅 全国政协委员肖苒: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534.html 1 要加强高等院校的公共卫生教育 21,53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