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现场

不一样的一年 一样的履职担当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8日   第 21 版)

本报记者 孙金诚

“对政协也好,对每一个委员也好,其实都会产生‘今年跟以往不太一样’的感觉。”履职10年的白岩松委员说,“因为今年不仅是针对去年一年的工作,还有对整个过去五年履职的感受,很多委员也会有一种紧迫感。我自身也会有这种感觉,今年我已经提交了三件提案,并且还准备再提交一件提案,把过去一直关注但还没有完成的提案完成好。”

如果说全国两会是对委员履职尽责情况的一次检验,那么沉甸甸的提案则是“答卷”之一。记者在委员驻地看到,许多委员报到时就带着反映本行业、本地区重大问题的提案,与其他委员进行联系,探讨完善提案内容,或者联名形式提交。

“作为一名三届老委员,虽然有点依依不舍,可我不敢有丝毫松懈。”骆沙鸣委员这样对记者说,“这些年作为政协委员,我亲历了国家经济的腾飞,法治建设、民生保障的不断完善,深感自豪。作为一名老委员,我不会因为今年是履职的最后一年而放弃或松懈履职。”

履职五年,李莉娟委员最有感触的是,每一次提案都能得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对每一件提案都进行了认真办理,这让我们感觉到,委员对解决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奋斗不仅体现在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里,也体现在会场内外互动、讨论的细节中。

小组讨论中,记者注意到,委员们在积极争取发言机会,一方面,许多委员都回顾总结了自己几年来履职的成绩、经历和体会;另一方面,也都格外珍惜这“最后一次”的机会,一些委员把思考了几年的意见提出来了,甚至发言也格外积极地“抢话筒”。小组召集人为了安慰更多没有抢到话筒的委员,还时不时说:“大家不要担心,下一场还有发言机会。”

“抢话筒”的小细节,体现了议政大担当。从每个委员发言的内容看,无不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无不深思熟虑地反复推敲,大都与民生息息相关。讨论的内容既切实又接地气,能够为决策层提供来自民间的智慧和更加全面的思考。

另外,“抢话筒”也表明会议很民主,发言不“论资排辈”,大家自由竞说,民主气氛好。用一位委员在讨论时的话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咖’,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在一些问题上可能会有和普通认知不同的结论。”而这,正是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体现。

“成为政协委员以来,每一次参加政协大会和平时开展履职活动,对我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回顾五年履职历程,黄玲委员由衷感叹,人民政协制度是适合我们国家实际的好制度,“通过提案建议、大会发言、小组讨论,委员们可以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帮助呼吁有关问题得到解决。”

诚如巩汉林委员所说,“一程履职路,一生政协情,即便不再担任政协委员,也要把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在身上,心里装着老百姓,眼睛看着大国家,为民所呼,为国建言。”

2022-03-08 孙金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909.html 1 不一样的一年 一样的履职担当 20,9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