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惠兵)仓廪实,天下安。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多地少,粮食产不足需。如何拓展粮源保障,端牢全省百姓饭碗?在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农工党福建省委会提交的《关于保障福建粮食安全 打造高质量粮食供应链的建议》提供了“解题”思路与方法。
福建年粮食产量约500万吨,消费量却超过2100万吨,产需缺口达1600万吨以上,粮食自给率仅为23%左右,保障福建粮食安全的任务较为艰巨。农工党福建省委会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福建仍存在粮食自给率不断下滑、粮食产销合作不够深入、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缺位”、粮食损失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
为此,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建议,发挥销区市场优势,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参与的多形式产销合作模式和覆盖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的对接合作,完善引粮入闽奖励等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到产区建设商品粮生产、储备基地和加工物流园区,建设省外战略性粮源基地,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改造提升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区域性、专业型企业为支柱,中小型企业为基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
“本地粮源,乃粮安之基。”农工党福建省委会提出,要压实各级政府粮食生产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适当提高财政资金补助标准,建立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维持种粮收益合理水平。同时,支持粮库开展功能提升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大力推广粮面控温、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合理控制加工精度,改变片面追求“精、细、白”粮食加工生产模式,有效减少粮食损耗浪费。
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呼吁,整合各级财政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新建粮食专用码头或现有码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支持企业购置与散粮专用运输工具相配套的装卸、输送、计量等设备,重点发展适用于现代粮食储运的立筒仓、浅圆仓等仓型,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省级重点粮食批发市场和其他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的功能,完善基层粮食物流终端布局,提升粮食仓储物流的现代化、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以满足粮食快速调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