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乐活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为冰球,七年磨一剑!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21日   第 11 版)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冰球队赛场风采。

本报记者 徐金玉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北极星冰球队,有点“不一般”:建队最早,与学校“同龄”;获奖最多,捧回过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乙组冠军奖杯;最荣耀的是,球队队员还曾在2017年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在现场,孩子们由衷许下“5年之约”,励志助力北京冬奥,成为国家冰球项目的“栋梁”。

如今,5年之约已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在即,这一拨冰球小将不仅已成长为校队主力,而且有的队员成功入选北京市冰球队,有的加盟了俱乐部打球。朝气蓬勃正当时的少年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浪漫的冰球之约。

而这一切的起点,源自学校践行“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初心。一路参与筹备、见证冰球队发展的学校冰雪项目负责人冯亚宁介绍:“2014年学校初建时,冬奥会正在紧张申办中。学校对我们国家申奥成功很有信心。若举办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发展,青少年群体是重要一环。为此,建校一个月后,北极星冰球队应运而生。”

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第一批招来的学生有160多名,他们从中选出17名,从零起步开始培养。“可以说,这支校队是北京市第一批完全由学校牵头、自主培养的冰球队,师生共同成长。”冯亚宁笑着回忆道,老师们当时也不懂冰球,校内也没有场地,所幸附近有个冰场。于是,就在这样一个租来的冰场上,队员们一人一个小板凳,一人一双同样从冰场租来的鞋,开始了校队第一场“懵懵懂懂”的冰球训练。

“当时专业知识匮乏,还闹出过不少笑话。比如,我们以为打冰球,只要一个板凳和一双鞋就够了,后来才知道冰球需要专业的装备,从鞋到服装到球杆,都要全副武装。”冯亚宁说。训练很辛苦,每周都要上冰,从精力、财力、物力上,学校、家长都要投入很多。

但最令他触动的反而是年幼的孩子们。“为了上冰,他们常常会在车上争分夺秒地写作业,玩乐的时间少了也没有抱怨。尤其是那些连鞋带都系不好、日常生活有些懒散的孩子,到了冰场、打上冰球,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滑得比谁都快、学得比谁都认真。”冯亚宁笑着说,不仅如此,冰球还有个“奇效”,若哪个孩子学习时不专心,班主任只要一说不让他打球了,他会立马端正态度、改正缺点。

“我是一名冰球队员”,冯亚宁最常听到孩子们这样介绍自己,那份自豪与自信溢于言表。“对于他们而言,这个身份很光荣!打冰球,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勇敢坚毅、不轻言放弃,有集体意识、有拼劲儿!”

如今,8年磨一剑,冰球队正如队服上的那抹绿色一样,已成为校园内最别样的风景。“学校搭建起科学的梯队培养计划,各个年级都有队员,1-4年级学技术,5-8年级学战术。连我自己,也和学生们共成长,已成为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的国家一级裁判员。”

海淀区的冰球运动之风也从这里刮起。2015年,由海淀区教委牵头,该校组织承办了北京市第一届海淀区中小学冰球联赛,并连续做了四届。“各院校倡导冰球运动进校园蔚然成风,比赛的学校也从当初的十几所增加到了现在的二十几所。我们学校也被评为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由点及面、从纵向到横向,学校以冰雪运动教育为特色,又开设了花样滑冰社团,并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冰雪运动普及活动。如,率先出版了第一本《中小学冰雪知识读本》丛书;举办冬奥知识竞赛、冬令营;组织奥林匹克脊梁嘉年华运动会,让学生们将冰雪运动诉诸绘画、书法、舞蹈、相声等艺术形式;最主要的,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上冰……

“从学校层面来说,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落脚点还在育人。我们希望孩子们借助这些项目,去感受体育精神,去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得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冯亚宁说,“5年之约”已到,还有“下一个5年”和“下下个5年”,“我们会持续做好冰雪运动进校园这项事业,不遗余力地去圆孩子们的冬奥梦、冰雪梦、中国梦!”

2022-01-21 徐金玉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487.html 1 为冰球,七年磨一剑! 18,48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