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让艺术塑造孩子爱美向善的“根”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15日   第 11 版)

作者:许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何形成这种自信、这种力量,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用这种文化的美来建构青少年的价值观和精神家园,塑造代代接班人的“精神家园”和爱美向善的“根”。

在今天中国迅速崛起奔向物质和精神双富裕的时代,美育的意义有三个方面:

美育是让人拥有全面感受力和文化心灵的重要素质。我们谈文化自信,那何为自信?何为信?人言为信。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读《诗经》,不了解《诗经》的方法和意涵,你在社会交往中连话都说不好;没有礼仪的规范,没有把礼仪的庄严举止带到生活中,就无法立于社会群体之中。只有学了诗、学了礼,并敢于思,敢于礼,就拥有了文化的品位,就拥有了持久深厚的文化自信。

孔子聚集众弟子问他们,诸位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各位弟子自信地说出自己治国的理想,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并未首肯,最后曾皙“无名大志”的答复让他欣欣然。曾皙的理想就是,在暮春时春天的服装已经做好了,他和同伴五六人在雨水中沐浴、迎风而舞、高歌而还。而这种志向是中国人与自然长相浸润的美学,是我们共有的与时同乐的生命艺术。

草木寄人心。中国人有依恋草木的习性,这不仅因为中国人的农耕田居的天性,更因为我们的《诗经》就存有草木歌吟,更因为梅兰竹菊的人格写照,更因为中国人赏青花瓷、观山水画、写兰亭文字的根性。新时代对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这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要求是心灵的要求、人的气质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对艺术家,更对于所有人。我们看袁隆平、杨振宁、钟南山,他们都是完整人格的人,都是有美感和追求的人。我早年看过杨振宁先生的一篇文章,写到他对郭熙的《早春图》情有独钟,每天早晨他都要看一眼。因为通过这张图,他理解了中国的哲学,从里面收获了教义,这种美的认识赋予他一种独特的修养。

美育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教育和传播的重要部分。今天我们到城市、乡村走一走,到商场超市走一走,或在手机上翻一翻,有数不清的新事物,数不清亮眼的东西,数不清创造的空间……从个人生活和创造性的工作都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美育基础,都需要我们以强烈的社会意识来认识美的问题,来提出美的觉醒。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美的理解和追求化在生活中,化在日常无尽的交流中,从而汇成新时代充满质感和温度的文化风尚。

当代的工业制造应当在不断出新的生活当中关注生命的文化意义。我们喝茶可曾真正品味茶的滋味,了解茶的生命意义?所以,我们要深切地感知一杯茶中的人情和百代经典,在茶饮中领会东方的美学,觉知人生的礼仪,进而对茶艺所包含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信仰有所体察。同样,你可曾知道中国椅的历史和内涵?可曾用心体察过南官帽椅的端庄和优雅以及诗意和担当?所以,今天工业制造的设计者必须具有中国审美的逸韵,以及由此升发的感知生命意义的激情。如果面对生活世界缺少审美和激情,而一味看重工业化的实用标准,我们将失去“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的本色,进而失去赖以栖居的家园,这种失去的方式不是器物的不存,而是器物生命内涵的淡化,是心灵意义的缺失。

美育是人的教育,是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曾有一个孩子问我:“我5岁开始学国画,7岁学油画,现在9岁了,应该学什么画?”看着孩子稚嫩而认真的面孔我有点无语。因为这种技术化地看待艺术,其实说明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空洞和失败。因为,艺术的问题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艺术的学习是“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人的手经过不断地传习和进化,不仅能把握一种技能,而且还能通过心手合一来传递某种自信,散发某种情味。但是所有技艺的规范都要通过一万小时的训练才能真正得心应手。而真正的得心应手却是要让手进入一种忘记的阶段。正如庖丁解牛那般,“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技艺的高精。在这个持续缓慢的技艺学习过程当中,我们要养成对艺术的爱和迸发被这种爱鼓动出的激情,我们要养成价值观和与之对称的品赏趣味,我们要养成某种特殊的专注,以及这种专注所带来的心灵的诚意和自由。这才是美术学院、艺术学院育人的内涵和方法。

所以,真正的艺者,须是具有文化生命意义的人,具有公共价值观念的人,具有技艺之手和哲匠之思的人。用不断的劳作训练灵巧的技艺,养成技艺的品位和思考,并让这种品位和思考融入技艺中,举手留香、挥臂精彩。与此同时,用大量的阅读来丰富知识,养育心性、提升心灵。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21-12-15 许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673.html 1 让艺术塑造孩子爱美向善的“根” 16,6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