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科普推广高校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08日   第 10 版)

全国政协委员 朱志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相辅相成,积极推进科普工作对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在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依托高校科普优势资源和科技支撑条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科普工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社会贡献力量。我结合上海科技大学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围绕“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这个主题,谈三点我个人的感受和建议。

双翼并举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并发挥引领作用,上海科技大学已有8位教师被聘为上海市中小学“科普校园行”科学家,28位教师被聘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兼职导师。围绕能源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智能设计等特色优势,上海科技大学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每年面向公众开展数十场科普讲座。为扩大科技创新辐射作用,学校重视通过网站、公众号、媒体等渠道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学校将在抗击结核病、解析新冠病毒三维结构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科普视频化,相关视频已纳入上海科技教育资源库。建议要发挥高校科研设施的科普作用,围绕公众关注或感兴趣的智能制造、虚拟现实和生命健康等方面,实行科研平台有计划对公众开放,接待公众参观体验,或开展“云参观”活动,设置互动项目,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先进科研设施,获得科普知识。

校内外联动助推青少年科技教育。青少年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技能力的培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也是高校科普工作重要内容。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培养基地,每月定期开展线上科普讲座,至今已举办10期,并提供开放科研课题和实验设施。上海科技大学建立了科技进高中的科普活动方式,如在高中进行集成电路知识讲解,促进科学研究普及与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联动。在“科普进万家,智慧入人心”等送科普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中,上海科技大学学生已成为普及科学知识的生力军,在科普实践中锤炼自身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建议高校可根据其科研活动特点,围绕“生命科学与未来”“低碳生活,绿色未来”和“人工智能”等主题举办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科技探索周、暑期学校等科普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关注国家战略需求,激发青少年科研兴趣。

丰富科普内涵建设,加强科普服务能力。近年来,上海科技大学师生积极出版、发表科普图书文章。聚焦热点问题回应民众需求,如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行第一时间解读;学校通过举办科普新书发布会、捐赠仪式等活动鼓励科普创作,并以举办双创大会为契机,增设科普专场,有效激发学校师生的科普创作热情,繁荣科普创作;学校通过组织与高中校长、所在地图书馆等开展科普工作研讨,了解科普需求、分享见解经验。建议高校要积极融入科普社会化大格局,推动共享优质科普资源,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科普资源受益范围,提升科普实效,努力为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

2021-12-08 朱志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348.html 1 科普推广高校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16,3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