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营周刊

​陈双委员:科技助力精彩冬奥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03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王金晶

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残奥会提出的愿景。通过冬奥筹办,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主任、海淀区工商联主席陈双向人民政协报记者介绍科技冬奥的概念和实践时表示,科技冬奥,无处不在——

在基础设施领域,国家速滑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四分之一。5G信号覆盖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将为云转播、8K转播、自由视角等智慧智能技术应用提供支撑。冬奥会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空中技巧等室外项目对气象要求十分苛刻,研发的冬奥智慧气象预测保障系统,可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

在绿色环保领域,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五棵松体育中心等4个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在转播技术领域,当前我国已集成3台8K高清转播车,其中1台为全世界首台5G+8K转播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计划在赛时开通8K频道,进行8K赛事转播,并在冬奥场馆、城市广场等布设8K终端示范展示。

在智慧服务领域,通过构建场馆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五棵松体育中心三维场馆仿真;利用瞩目会议系统,实现视频会议、远程同声传译等功能,满足疫情情况下远程跨国会议需求。自主开发的VR/AR产品,能实现360°3D观赛体验。通过云端互联技术,实现场馆声光电系统与观众移动设备的交互,营造热烈的赛场互动氛围。

在人工智能领域,面向国际会议研制的智能会议翻译系统,支持多语种实时语音转写、多语种互译,翻译机支持61种语言互译。基于安全感知、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技术的L4级低速自动驾驶,赛时计划在北京冬奥村、奥林匹克公园进行展示。研制的“创可贴”式可穿戴智能体温计,测试赛期间对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1000多人体温进行监测,精准快速锁定体温异常人员。

此外,陈双提到作为全国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区,海淀区组委会创新运用科技手段,统筹做好冬奥筹备和疫情防控工作,坐落于海淀区的五棵松场馆愿意当科技冬奥的先锋。

她表示,支持“相约北京”海淀区组委会赛事智慧运营平台建设与测试工作。该平台由奇岱松科技、声智科技、玮家科技、优讯医学、星云环影科技、京东科技、康力优蓝科技、汇路鑫科技等科技企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微芯研究院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技术和实操支持。

陈双还建议加快推进重要病原体空气消杀技术完善与测试。这项技术来源于清华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承担的科技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2017年)形成的成果,已经形成了小规模的产品应用;建议加快推进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完善和测试,该技术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研制完成;建议在赛事闭环工作区内加大机器人的应用,如,小冰人工智能机器人(体育训练)、布科思智能消毒机器人、真机智能安防巡控机器人、康力优蓝智能导览机器人等,以减少服务人员配置。

2021-12-03 王金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107.html 1 ​陈双委员:科技助力精彩冬奥 16,1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