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中国农科院七项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农业科技助力万担粮归仓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1月11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高志民

刚刚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的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七项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是“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饲料质量安全与高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奶牛高发病防治系列新兽药创制与应用”“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

这些“十三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94个玉米新品种应用3.8亿亩

我国不是玉米起源国,种质资源多样性匮乏由来已久。为了丰富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项目牵头人王天宇与同事们蹲点到玉米种质资源“富集区”“特色点”考察收集不同类型种质资源;针对有价值玉米种质资源收集困难的局面,还建立了“项目带动入库”“荣誉证书”“瑞士银行制”等措施,从全国范围内征集代表性材料;与此同时,克服重重困难与壁垒,想方设法结合国际合作项目从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国家新引进不同类型玉米种质资源。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积累,使库存资源数量增加了110%,地方品种种族增加到146个,国外种质资源占比从12%提高到28%,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库存玉米种质资源,实现了量与质的同步提升。

项目组还构建了定向组配和定向选择相结合的玉米生态育种模式,截至2016年,项目组内培育品种已应用1.9亿亩。另据不完全统计,项目组外单位利用项目组提供的优异种质资源育成新品种94个,累计应用3.8亿亩。

北方旱田增产粮食45.9亿公斤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梅旭荣团队牵头完成的“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明确揭示了北方旱地作物水分供需变化规律及适应对策,揭示土壤增碳扩容、地表覆盖抑蒸、冠层塑型提效的作用机理,攻克了旱地农田土壤—地表—冠层协同调控的世界性难题,创建了北方主要类型旱地抗旱适水种植主导技术,重点地区推广应用后农田降水利用率最高达 75%,近三年,在北方旱地三个类型区应用1.15亿亩,增产粮食45.9亿公斤,节约灌溉水12亿方,为实施国家旱地农业规划和旱作节水示范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与关键技术支撑。

梅旭荣研究员带领团队长期扎根黄土高原东部寿阳旱作农业试验站,定位观测农田降水高效转化过程,创新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主推技术模式。自2001年以来,团队开展了北方旱地农业多点长期定位试验,摸清了主要旱地作物干旱发生规律和适水种植优先序,阐明了旱地碳氮高效转化机制,攻克了土壤增碳扩容、地表覆盖抑蒸等关键技术,从而破解了旱地作物适水种植世界性难题。

让“瘦肉精”、三聚氰胺无处遁形

食品安全需要饲料安全。然而,本世纪初“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直接危及到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秦玉昌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在饲料非法添加物阈值与限量、有害微生物检测与控制、加工过程营养保真与清洁生产、质量安全预警与追溯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构建了“原料检测、加工控制和产品溯源”的全产业链饲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为保障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秦玉昌研究员团队从非法添加物、有害微生物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检测控制入手,研究莱克多巴胺等违禁添加物在牛羊尿液、毛发、组织器官中的残留规律,创建了以毛发为靶标的检测新技术,实现了反刍动物“瘦肉精”快速无损检测;利用纳米金和石墨烯新型材料,创制了“瘦肉精”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特异性检测芯片。上述成果形成的检测技术已在全国各级饲料质检机构和生产企业全面推广应用,为提升我国饲料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科技筑牢奶业安全基础

王加启研究团队自2005年起主持全国复原乳、生鲜乳、风险评估及国家牛奶品质973等项目,82家科研单位共同参与,历时15年,实现内地31个省份全覆盖,积累有效数据232万条,成功构建奶产品风险因子与品质因子评价数据库,解决了家底不清的重大难题,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多标准排序模型,准确锁定2008至2016年我国奶及奶制品中前4类主要风险因子分别是违法添加物、霉菌毒素、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

作为农科院领军人才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李秀波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奶牛高发病防治系列新兽药创制与应用”日前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秀波研究员带领团队围绕奶牛高发病防治系列新兽药创制与应用,开展科技攻关。她不辞辛苦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了奶牛重要细菌病病原菌本底调查,足迹遍布祖国各地,采集样品10万余份,分离鉴定病原菌35种。创建病原菌库,探明药物新靶标。创建了国际最大的奶牛病原菌库,摸清了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高发病病原种属及分布规律,发现了IGPD等药物作用新靶标,为新药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团队还创制了安全高效系列新兽药31种,并实现了新兽药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双100%”。创制的新兽药品种齐全,填补了多项空白,实现了“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成乳牛”奶牛养殖产业链“全覆盖”。

建立化肥减施增效新模式

我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用去了世界1/3的化肥,但肥料利用率不足40%,低于发达国家10~20个百分点。为实行化肥减施增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周卫研究员牵头完成“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该成果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对象,在阐明作物养分需求特征基础上,创建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新方法,创新有机肥、秸秆等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创肥料新产品,集成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养分资源效率、作物产量和综合效益,为国家化肥零增长行动和农业绿色发展战略作出了贡献。

该研究成果在粮食主产区玉米、小麦和水稻上近三年共推广应用7990万亩,增产粮食53.32亿公斤,减施化肥氮磷养分41.32万吨,增收节支122.86亿元,新增纯收入108.03亿元,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超级早籼稻品增产稻谷21.3亿公斤

早稻约占我国水稻总产的16%~18%,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粮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早稻生产存在苗期低温冷害烂秧、生长期短难创高产、高温逼熟品质差等三大突出技术难题,导致该区域早稻生产效益低、波动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而米粉作为我国南方传统美食,深受消费者喜爱,并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但长期以来,市场上缺乏优质的专用米粉稻品种。胡培松研究员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难题和品种专用化、用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带领团队历经18年攻关,主持完成“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

中嘉早17在历次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为增产幅度大、高产、稳产、抗病,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增产9.12%和14.71%。中嘉早17整精米率高达66.7%,比一般籼稻高15个百分点。中嘉早17凭着“好加工”,尤其是米粉加工方面的特性优势,显著提升了商品价值,迅速风靡南方稻区。至2019年底,中嘉早17全国已累计推广6532万亩,增产稻谷21.3亿公斤,农民增收55.26亿元。中嘉早17和嘉育253作为亲本材料被广泛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个衍生早稻品种通过审定,衍生品种推广3573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该成果解决了米粉加工优质专用粮的原料短缺问题,为我国早籼稻多用途开辟了新途径。

2021-11-11 高志民 中国农科院七项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5072.html 1 农业科技助力万担粮归仓 15,0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