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我国首部《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近日在京发布,研究结果建议——

探索建立全国性“时间银行联盟”

本报记者 舒迪

“什么是‘时间银行’?”“能存钱还是时间?”“这个银行有什么用?”……提起“时间银行”,许多公众还相对比较陌生。但在我国,“时间银行”已经开始在多地生气勃勃地发展,并在助力养老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9月22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以及多家公益慈善基金会的代表,和相关专家学者一起围绕“时间银行”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研讨。

《报告》由来自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所长陈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完成。研究团队在共收集到240家“时间银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覆盖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4家“时间银行”机构的调研后,建议探索建立全国性“时间银行”联盟。

什么是“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埃德加·卡恩在1980年提出,倡导社区成员积极利用闲散时间帮助有需要的人,并把付出的时间以虚拟货币化的形式存储起来,当自己需要他人的帮助时,可以从中支取已存储时间。”陈功告诉记者。

目前,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1000多家名为“时间银行”的不同组织或机构,广泛应用于互助养老、医疗服务、社会救助等领域。

我国“时间银行”在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实践,出现了“道德银行”“爱心银行”“公益银行”等各具特色和偏重的名称。

“这些‘银行’虽名称各异,但其内核没有本质区别: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然后将自己所提供的服务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在个人时间存储账户中,等到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申请在账户中支取相等的服务时间。”陈功说。

调研结果显示,“时间银行”在我国呈现出互助养老与志愿服务的混合形态,并逐步凸显出作为公益资源分配手段融入社区治理的趋势。

“为开展全国性‘时间银行’建设项目做可行性研究,2019年5月,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委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实施了我国‘时间银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调研。”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说。

《报告》显示,“时间银行”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在管理归属上分为政府主导型、社会组织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接受调研的54家“时间银行”平均运营时间为3年,最短的半年,最长的已经9年。

“时间银行”有什么用?

“‘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探索和尝试,对推进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探索意义。”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说。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的“时间银行”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与应用。

“首先是养老功能,能创建养老互助新模式,缓解养老负担。”陈功表示,养老功能是“时间银行”在我国应用中最基础和最广泛的功能,“可以说‘时间银行’是社区养老互助模式的重要补充。”

调研中,河南省开封市油坊社区“时间银行”表明,机构设立的主要原因,就是社区调查中有82.8%的社区老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在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油坊社区未来主要养老方式的背景下,“‘时间银行’的设立可以提供调动更多的社区人力资源参与为老服务供给,缓解社区内老年人部分非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陈功说。

目前在我国,“时间银行”最成功和最广泛的探索应用,是与社区结合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把“时间银行”中的储蓄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互助养老服务之中,进行合法性、规范性的结合运行,从而形成具有可行性与持续性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以近年来中国银行开发的“时间银行互助公益平台”为例,该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的方式推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并已经形成完善的平台及运行规范。“我们与当地民政局合作,在上海市、海口市、十堰市等地落地,在互助养老领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中银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张博豪告诉记者。

此外,陈功强调,“时间银行”在文化功能方面,能引领志愿与互助新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在教育功能方面,能与高校合作,使学生的德育培养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在社会治理功能方面,能吸纳社区中有空余时间、热心公益的居民作为志愿服务提供者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共治。

“《报告》对推动‘老有所为’及探索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具有借鉴作用,国家卫健委将联合各相关部门一同开展调研试点,与各方积极探索与推动‘时间银行’实践。”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蔡菲说。

探索建立全国性“时间银行联盟”

虽然“时间银行”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时间银行”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功能定位模糊,理念发展较为迟滞;制度尚未健全,信用建设任重道远;运营管理薄弱,资源获取存在瓶颈;技术参与缺位,数字工具仍未普及。

针对存在的问题,《报告》建议要打通资源壁垒,探索全国性“时间银行联盟”。

陈功强调,随着各地“时间银行”进一步推向社区治理以及公益慈善领域,急需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或平台。

“实现通存通兑、建立全国性‘时间银行联盟’的现实需求也愈加迫切。通存通兑是‘时间银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全国性‘时间银行联盟’则是‘时间银行’发展的最终形态,这两点有利于强化‘时间银行’作为志愿与公益手段发挥第三次分配的功能。”陈功说。

就此他建议,以构建国家信用体系和实现公益资产的管理,课题组倡议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参与,成立“时间银行”的联盟或者建立“时间银行总行”。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时间银行”的功能定位,加强价值理念的宣传引导;完善法律法规,以政策助力“时间银行”发展;规范运行机制,推动“时间银行”标准化发展。

发布会当天,为了搭建全国“时间银行”研究机构与为老志愿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与信息交流平台,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设立“全国时间银行研究与实践基地”,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时间银行’的研究是在积极探索中国互助养老的新路径。希望能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重视社会服务,准确把握老龄社会的政策需求,打造有温度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要推动‘时间银行’实践发展,构建全国‘时间银行’服务机制。”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说。

2021-09-28 舒迪 我国首部《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近日在京发布,研究结果建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209.html 1 探索建立全国性“时间银行联盟” 13,2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