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文杰
“我就是潮湖村的‘陶葫芦’,快过中秋了,欢迎来吃我们的‘大月饼’!”
“陶葫芦”是陶瑞珍的微信名称,她自幼师从爷爷和父亲学艺,如今已经是葫芦刻绘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本来她的手艺是在葫芦上画画,但是,每逢中秋佳节,她都会在面上作画,做的“大月饼”也成了邻里乡间对节日的期盼。
宁夏月饼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在还保留手工制作月饼习俗的宁夏人家,多是居住在农村上了年纪的人。民俗专家、自治区社科院历史研究院院长张万静向记者推荐陶瑞珍时,介绍她的手艺,是将书画艺术熟练应用于生活中,顿时引起记者的好奇。
只见这个“大月饼”比一般月饼要大上好几倍,外形金黄,状似小鼓,有10厘米厚,上面画有一弯月牙,月牙中间用牙签点上小碎点,旁边是一只玉兔,四周则画有各种花草祥云图案,寓意吉祥如意。“我们宁夏人常做的‘大月饼’,也叫厚馍,是不包馅的,花纹图样只要寓意好都可以画上,不过月亮和兔子这两种图案是一定不会少的……”陶瑞珍说。
“一天能做多少个呀?”记者问。
“满打满算也就是做两个。”陶瑞珍答道。
“两个?”这可大大出乎记者的意料。“那还卖吗?”记者脱口而出。
“不卖的,就是做出来乡亲们分着吃,就图个团圆吉祥。再说,烤一次很费时间,单纯烤出来就需要3个小时,这还不包括前期准备的时间。”陶瑞珍介绍,“月饼发酵,不能用发酵剂,使用的是自家的面酵子,就是每次发完面之后,留下的面剂子,纯天然纯粮食,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面要使用烧开的水,晾到70多度,差不多是手指头刚能沾进去的温度,把面酵子打成稀糊糊的样子。和面手法很关键,不能生硬地使劲揉,而是要‘活活地揉’,揉得‘漫不经心’,像是手掌在面中舞蹈,柔和中带着些力量……”
最后一道程序才是烤制。煤气灶开到最小火候,先将厚底锅烧热,抹上油,放置好,盖上盖子,中途不能开盖。一个半小时后,听到锅里有“嘶溜”“嘶溜”的声音,就是一面已经烤好,此时揭开锅盖,把饼翻转过来,再烤一个半小时,亮黄亮黄的月饼就可以出锅了。
说到月饼出锅,电话里58岁的陶瑞珍满是欢快的声音,“揭开锅盖,孩子们已经围在灶台前,都抢着要第一个吃……”节日的幸福和生活的满足感弥漫在电话中。
相比于各种馅料的月饼,宁夏传统月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张万静介绍,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朝,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栴(zhān音毡)来宁夏时,他主持修订了第一部《宁夏志》,上面有关于宁夏月饼的记载。明清以后的各个志书风俗栏里,也有记载。《乾隆银川小志》记得比较详细,主要记录了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家家要摆上瓜果,拜祭月亮,制作月饼。拜祭月亮时,还会通过月光的亮度来预测明年上元节天气的晴好与否。
“中秋佳节,是家国团圆的日子,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这一幕,寓意的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月满中秋、团圆相伴。”对于中秋节,研究民俗文化的张万静颇有感触。
是啊,家文化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命脉,是流淌在所有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从古至今,中秋节的美食不断变迁,中秋节的风俗各地不同,人们过中秋的方式,也比过去丰富太多。但在这纷繁的变化中,有一点,却从未改变,那就是人们渴望亲人团圆,共聚中秋的浓浓深情。
正如陶瑞珍的“大月饼”,金黄爽脆,充满着对圆满生活的期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