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吕萍
万人演唱会,人手一张票,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约为600千克,而消化这些二氧化碳,需要一亩阿拉善梭梭树“吞吐”10年。
由此观之,演艺大舞台,也是减碳角力场。
前几天,票务销售平台大麦首次发布无纸化减碳数据。据统计,过去3年,大麦推出无纸票2300万张,实现碳减排约1400吨。
2019年大麦无纸化消费比例仅为25%,2021年这一数据已经提升到了64%。可以这样算一笔账,每增加1万张电子票约节省600度电,3年下来,大麦累计帮助行业节省电耗约140万度。
“目前,民众能够了解、理解的‘双碳’目标产业,多是农业、能源、交通、工业等‘显性行业’,但其实包括演出行业在内的服务业,同样是‘双减’的重要目标产业。”谈及此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这样表示。
用安庭的话说,演出行业常规情况下每年有200亿元左右的票房,加上旅游场所门票收入,体量可想而知。而无论是演出票还是公园门票,这些票证正在从纸质载体走向数据载体,其所发挥的“双碳”累积效应无疑是巨大的。
“小小一张门票,既是服务业的票证,也属于工业品,如何实现‘双碳’,需要贯通第二、三产业,用更宽广的视野、更有效的协调平台、更顺畅更灵活的碳交易机制,来实现‘双碳’目标。”安庭有此思考。
除了演出票,演出现场还能马上想到的减碳点,莫过于显示光源,通俗来说就是照亮的。
激光漫反射仿生显示,成果您看得见,背后的降耗技术却需要说道说道。“这是一种既能保护视力、又能降低能耗的技术。降的主要是电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水,其中用水量能降低35%左右,用电量能降低22%左右。而且这种显示设备一旦形成智能化流水线生产,年产量还能提升30%以上。”用相关照明企业负责人的话说,“双碳”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产业高质量发展,而这种降耗增效的技术,有赖于研发团队的不断“破壁”。
相对于发电、钢铁、水泥等各大工业门类,照明能耗单体消费聚集量不高、社会关注度不够、用户节能意愿偏弱。但我们仍可以思考——如果全社会都能科学合理采用节能技术,全面实行控光节能,照样可以集腋成裘。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我国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仍占较大比重,产业转型任重道远。”在此前的公开表态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曾这样表示。而针对我国服务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意见建议,谷树忠表示可以“试答”。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然我们应当从源头解决能源低碳绿色转型问题,但从身边看,纸质票证、观影技术、冷气温度调节甚至还包括场次安排,仅仅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我们就有很多需要变革的地方。对此我有两个建议:一是企业风物长宜放眼量,应尽快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以精细化发展对接未来机会‘接口’,现在看,绿色低碳与数字化技术具有天然匹配的基因,早入场早获机会;二是服务业消费者要跟上时代趋势,实现双碳目标根本受益者是群众,而我们自身也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对转型期的服务业多理解、配合。”谷树忠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