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吕萍
由于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于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政协委员当中引发了大讨论。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围绕3个具体问题,一些全国政协委员给出了建议。
■■社会纵向流动难度加大?
葛红林常委:加快破除通道障碍!
会议指出,要“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对此,全国政协常委、成都市原市长葛红林认为,这一提法十分重要,因为只有畅通了向上流动通道,才能形成全社会发展的活力,这不仅是经济活力,更是人的动力。
针对目前“内卷”和“躺平”等词汇的流行,在葛红林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纵向流动的难度加大、空间收窄、流速趋慢,应高度重视,防患未然,尽快化解。
葛红林提出3条建议。
一是加快破除欠发达地区向上流动的发展障碍。目前在欠发达地区,面临发展差距拉大,青年人才流失,收入增长乏力,一些干部对“追赶”发展产生了悲观思想,认为再干也干不过沿海地区。为此,要采取措施,加快化解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充分问题,通过化解它的不充分,弥补全国的不平衡。通过它的富起来,推动全国的共富。要防止它的“内卷”,采取更加有力的倾斜政策,特别是增创独特的政策,独特的机会和适合发展的独特项目,增强欠发达地区向上流动的信心和动力。虽然我们不能跃进式推动它的向上,但应充分保障它的向上流动速度。
二是破除中小企业向上流动发展的障碍。现在有不少中小企业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承受着行业大企业恶性竞争和垄断的现象,不仅做强难,做大也很难,向上流动做大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通道越来越窄。为此,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反垄断管理,一旦发现有垄断的苗头,就要不分所有制、毫不留情地给予干预和纠正。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反垄断作用,维护好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三是破除青年人公平向上流动的障碍。现在有一些年轻人抱怨,国有企业和一些大的民营企业在新员工录用过程中,不仅要看学历,还要看关系,没有关系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我认为,不能任其蔓延,否则,将使企业的不公演变为社会的不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应体现在用人的充分公正上。向上流动是每个青年人的愿望,是青年人奋斗的动力,也是蓬勃向上的社会标志。要破除青年人向上流动的障碍,创造条件让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通过劳动改善生活,通过努力向上流动。“当前在青年人向上流动通道上,还有不少因城乡、因家庭、因贫富、因教育等差别带来的障碍,凡是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之处,都应逐一破解。”葛红林强调。
■■初次分配换个单位差出十几倍?
苏波常委:差距能缩小!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缩小初次分配存在的较大差距。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在调研走访中发现,一些互联网平台把“996”(即员工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作为硬性工作制度,还美其名曰“奋斗人生”的企业文化,工作严重超时,不仅损害职工权益,更违反国家劳动法。“这些行业职工收入也普遍较低,有的职工连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都得不到保障,有关部门应该多关注这些劳动者群体,帮助维护职工基本权益。”苏波这样表示。
苏波同时认为,目前行业、地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初次分配差距较大,有些薪酬水平并非市场化方式决定的,不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造成分配差距较大。
“实现共同富裕最基本的就是加快发展,先要把蛋糕做大。然后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机制。现在看,有些问题需要在初次分配中解决,尤其是由国家或国有经济单位确定分配标准的领域,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同时,要逐步缩小行业和领域间过大的分配差距,体现较公平的劳动者价值。比如说,一个人在这个单位年薪十几万元,换一个单位就能得到几百万年薪,这个人的能力素质并没有立即提高,为何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原因就是非市场化操作,加之行业间差距过大,使得按劳分配和公平原则受到侵蚀。对于这种由机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差距,要认真研究、逐步解决。”苏波这样说。
为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国家已采取了较多措施,比如加大对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调节。在苏波看来,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涉及许多环节,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从多方面着手推进。
■■脱贫之后仍是低收入者咋办?
3位委员:锚定共富“主战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企业,我们也有自己的规划。”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凡儒这样表示。
作为药企掌门人,林凡儒计划未来5年在全国新开门店2000家,其中30%布局新脱贫地区,安置2000余名新脱贫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解决新脱贫地区的用药需求,“另外,我们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环境条件适宜的新脱贫地区,投资1亿元,建设3-5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种植道地药材与优势优质药材,发展乡村特色种植产业,助力脱贫地区群众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实干家林凡儒的任务表,也给我们带来新思考——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防止脱贫后返贫是重中之重。
“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该由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来实现。”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看来,今后一个时期,应将促进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作为“主战场”,以职业技能教育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为重点,拓展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打通农业转移人口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通道;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为重点,促进更多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
王一鸣同时建议,把提高人力资本作为“主攻方向”,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保障教育公平为重点,提升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吴培冠建议,调节贫富差距,大力打造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让所有人都拥有更多发展机会,都能凭能力和贡献依法依规取酬,同时更重视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和普通收入人群增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