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调查研究

催生每一粒“种子”的能量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调研综述

调研组一行在海南省三亚市调研育种情况。

本报记者 包松娅

■ 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好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公益性与商业化、创新与保护等关系,努力突破制约种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种业体系。

■ 要进一步明晰各级“种质资源库”的功能定位,强化薄弱环节建设,结合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优势和种业发展需要,优化国内种质资源库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 抓好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实施重大品种研发与补助政策,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 联合攻关是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应予重点支持,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的重大使命,攻克一批重点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

如果时间退回到1954年的美国——

大面积暴发的孢囊线虫病正使美国大豆产业遭遇着毁灭性打击,科学家从3000多份种质资源中“翻箱倒柜”,最终找到了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从中国收集的独特地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利用其特有的抗病基因,最终培育出新大豆品种,令美国的大豆产业得以复苏。

当时,这份来自中国的种质资源,已在美国保存了47年。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然而随着近年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面对新形势的新要求,我国种业发展不平衡、支撑体系不健全、突破性创新不够、研究成果转化不充分等问题逐步凸显。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等,并且进一步明确,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怎样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这是“打赢种业翻身仗”号召下,全国政协自去年到今年持续开展的协商议政重点议题之一。3月25日至4月1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调研组,在海南、四川两省围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科研单位、种业企业和南繁育种基地,多层次全方位了解实际情况。此前,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还组织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读书群”围绕“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深入开展专题学习讨论。

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种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委员们认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好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公益性与商业化、创新与保护等关系,聚焦突出问题,着力深化改革,努力突破制约种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种业体系。

▲▲▲ “中央”与“地方”

我国是世界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加之数千年精耕细作和精心培育,农作物的品种资源丰富,全世界主要栽培作物一半以上在中国都有栽培历史。

此次调研组选择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海南,另一个是四川,这是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三大国家级现代种业基地中的两个。

“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这里的南繁就是指海南国家级种业基地,号称中国种业“硅谷”。我国的种业基地大部分在南方,主要因为南方的气候特征可以在一年之中多季种植,测量数据、收集分析数据的周期相比北方要短,方便对比实验。

所以,尽管在3月底的初春季节,北方的植被刚刚露出点绿,海南和四川已经是郁郁葱葱。

同样,“种业翻身仗”也为地方带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

种业培育已经成为海南未来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专题研究南繁及种业工作,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聚焦打好种业翻身仗进行了系统部署,目前正抓紧起草《南繁硅谷建设规划》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种业若干规定》。

四川则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把种业作为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之首,今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也将种业发展作为重点,并纳入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努力打造西南种业高地。

海南、四川两省的情况具有代表性,是我国种业发展的缩影。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当前我国种业发展仍不够平衡。

“一方面,物种间发展不平衡。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5%,但部分种畜禽核心种源仍然存在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如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南美白对虾种源基本依靠进口。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尚未开展过全国性普查,亟待摸清家底。”调研组认为。

另一方面,种业发展协调性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各地建设种质资源库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在统一规划、统筹协调上做得不够,存在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委员们看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各级“种质资源库”的功能定位,强化薄弱环节建设,结合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优势和种业发展需要,优化国内种质资源库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不平衡还体现在有些地方在种业发展上的“冷热不均”。调研中,一些育种科研人员反映,当前种业上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收益高、见效快、关注多的领域,对公益性、基础性研究重视不够。

针对各地对种业发展态度积极但统筹规划不足的问题,调研组呼吁,农业种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同步解决这些问题。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研究制定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聚焦玉米、大豆、生猪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物种,明确重点任务,出台支持政策。

棋盘摆好了,如何落子还需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分工配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各省(区、市)也要根据国家行动方案,制定细化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明确主体责任,充实工作力量,强化政策保障,确保中央地方协同联动、步调一致。”调研组建议。

▲▲▲ “保护”与“唤醒”

尽管各地对种质资源库建设抱有很大热情,但在调研中,依然难掩部分种质资源保护并不到位的问题。

“我们海南省被列入国家遗传资源名录的五指山猪,现在因保种场条件差、非洲猪瘟等原因已几近灭失。”当地有关部门介绍。调研组还了解到,在对杂交水稻起主要贡献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发现地——海南崖县,野生稻这一宝贵种质资源已于1991年完全绝迹。

2015年,我国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计划用五到六年时间对全国2228个农业县进行种质资源全面普查,对其中665个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收集。

对我国种质资源的摸底、收集与保存,要与时间进行赛跑。

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种质资源长期库1座、复份库1座、中期库10座、种质圃43个、原生境保护点199个;长期保存物种2114个、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突破50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各级种质资源库、各类保种场(区、圃)建设仍不算完善。在发展资金方面,种质资源保护的成本受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逐年增加,加上一些鼓励种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政策落地不够,造成保护主体动力不足。

“保护”种质资源,加大支持和支撑体系是应有之义。

“要进一步增强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力量,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种源研究单位为主体,完善普查条件,做好本土特色动植物种质资源全面调查和抢救性收集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搜集、鉴定、评价和重要功能基因发掘,确保相关成果资源入库。”调研组提出,抓好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实施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对于一粒种子而言,无论沉睡多久,一旦给予合适的环境,它都会再次生根发芽。然而调研显示,有的地方种质资源开展精准鉴定的不足2%,绝大部分种质资源处于“沉睡”状态,一些具备高产、优质性状的种质资源还无法被识别和有效利用。

品种测试评价鉴定能力不足,也是此次调研组发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其中品种公益性测试评价体系不健全,育成的品种审定、登记或测试周期长,既影响优良品种进入市场,又影响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据育种专家介绍,当前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平均约需4年时间。目前,国家长期库保存种质资源50余万份中,完成资源精准鉴定的不到1.5万份,地方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的更少。

“要加快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明确种质资源保护主体,强化主体责任,有序推进资源分类分级登记,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

“搭建资源鉴定评价与新基因发掘平台,加快推进资源精准鉴定工作,搞清搞准特征特性,真正把优异资源和基因‘用起来’。”

“促进种质资源共享。定期发布可利用的农业种质资源目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破除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信息交互不畅问题。落实财政支持的种质资源与信息汇交制度,建立市场机制下的资源有条件共享机制,提高公共资源和创新资源的交流利用效率。”

在委员们看来,恰当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小小种子的内在力量才能被唤醒。

▲▲▲ “创新”与“转化”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从海南到四川,从科研院所到田间地头,种业创新是调研组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样这也是地方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

“我们现在非常缺乏有规模的种业科研企业作为龙头带动作用。”

“种质资源基础研究不够,所以品种创新动力不足。”

“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突出,创新转化能力堪忧。”……

面对这样的种业科研现状,各地都在积极作为。海南省正积极谋划三亚崖州湾国家种业实验室建设,启动香蕉、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作物育种联合攻关。四川则正在深入实施“川种战略”,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引导成立“川猪科技”实体化的生猪育种创新联合体,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共享种公猪站。

但创新从来不能一蹴而就,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不是短期可为。再加上我国农业生物育种设施平台分布在不同的单位,由于规模小、力量分散,大多习惯开展“短平快”的工作,难以满足当今育种工作的大平台、大联合、大融合要求,导致突破性创新品种缺乏,同质化、低质化现象严重,“满天星星、少见月亮”。

“建议以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完善品种审定、登记和新品种保护等制度,尽快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倡导种质可追溯‘分子指纹’体系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种业原始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调研组认为,要在事关种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研究方向组建种业国家实验室,不断在种业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为新品种的创制提供源头创新。

要解决“满天星星,少见月亮”的问题,委员们提出,联合攻关是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应予重点支持,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的重大使命,着力在玉米、大豆、猪、牛、鸡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

联合攻关,离不开种业企业的参与。在调研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恰是问题的另一面。

据了解,国外跨国公司的育种研发,多采取大规模团队协作、专业化分工方式,而我国当前在育种繁育方面,国内的科研主体以科研院所、相关院校为主,企业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院企融合不够,成果转化渠道不畅。另外,由于目前种质资源赋权困难,交易、共享渠道不畅,创新周期长、权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相关单位和科研人员从资源保护成果中较难获得收益,对企业、社会组织的吸引力不足,造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存在障碍。

“育种材料、人才、资金80%以上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但这些单位所育成的优异品种在市场推广方面做得不够,与种子企业缺乏有效衔接,因此市场效果并不太好。”有关企业负责人坦言,推进种子产业化的资金激励政策尚未出台,企业的持续投入难以获得盈利和回报,企业在种子研发上的积极性自然不会高。

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一定要能合理实现育种成果的价值,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对此调研组建议,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打造公益性、基础性种源利用平台,通过完善种源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和种质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等机制,给予科研人员合理的科研报酬和奖励。“同时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加快资源、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形成紧密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种子产业价值链条。”

“种业翻身仗”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种子如何释放出中国能量,还需各方共同努力,静待萌芽破土、枝繁花开。

2021-07-07 包松娅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调研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085.html 1 催生每一粒“种子”的能量 9,0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