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北大人民医院团队发现血小板减少症关键治疗靶点

近日,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及孔圆研究员共同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号传导与靶向治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并在第26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上做口头报告,首次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延迟植入的新机制,指出PI3K-AKT通路是巨噬细胞M2亚型支持巨核细胞成熟的关键通路,有望成为血小板减少症的关键治疗靶点。

血小板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迁移并定向分化成巨核细胞而产生的,巨核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的生成受到骨髓微环境的严格调控。如果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可造成血小板生成减少,从而导致皮肤瘀斑、牙龈、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因脑出血危及生命。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研究造血干细胞重建调控的理想模型。供者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归巢植入、并与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重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是移植成功的关键。移植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血象的提升、恢复,包括血小板的提升。但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尚未完成重建的这个阶段是最危险的,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血小板延迟植入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持续性血小板减少容易导致严重出血,尚无有效临床防治手段,是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阐明移植后PT的发病机制、探索建立新型干预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科学问题。

近年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张晓辉教授和孔圆研究员课题组的系列研究,揭示了骨髓微环境损伤和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参与了移植后PT的发生。在新的研究中,黄晓军教授指出,移植后血小板延迟植入(PT)患者存在骨髓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状态,表现为经典途径活化巨噬细胞(M1)增高和替代途径活化巨噬细胞(M2)下降,介导了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从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而移植后植入功能良好患者的骨髓巨噬细胞以M2型为主,且其PI3K-AKT通路显著激活,对巨核细胞成熟和血小板生成发挥支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的药物上调PI3K-AKT通路,恢复M1/M2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促进巨核细胞功能和血小板生成,为PT患者提供潜在的治疗新靶点。探索创新性靶向药物,实现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的靶向调控,对于促进移植后血小板重建,提高移植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王天奡 钟艳宇)

2021-06-30 王天奡 钟艳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8757.html 1 北大人民医院团队发现血小板减少症关键治疗靶点 8,7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