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更多企业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四五”时期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工商联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中深切感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目标。但目前看,民营企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还面临一些困难。一是转型意愿不均衡。二是转型风险不可控。三是转型要素不足。四是腾挪空间有限。为此建议:
一是提升政策实效。从国家层面确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提高政策精准度和针对性。配套细化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解决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具体问题。分级开展企业发展状况评估和人员培训,由政府支持、行业协会牵头开展新职业人才职称评定。加大力度淘汰出清过剩和落后产能,引导企业瘦身健体,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推进数字化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提供技术应用指导、财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改造补贴等,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字产业化,有序推进平台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放,助力企业、产业和数字社会发展。引导企业抢抓新基建、生命科学和大健康产业等新赛道,深挖在线办公、教育、医疗等新机遇。
三是完善要素供给。在中西部布局和培育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企业利用市场手段盘活存量资源,加强市场、技术、人才整合。强化金融创新,运用不同融资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设立企业“走出去”投资基金,用活用好并购重组引导基金。有力支持企业参与资本、土地、市场、技术、人才、管理全要素混改,提升混改层次、促进混改公平。
四是促进融合发展。抢抓国际大势“东升西降”机会,加快引资补链、引才助链,推动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集群。建设产业、技术联盟,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强战略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发挥商会协会作用,牵头制定行业改造升级指导意见,共享共用公共资源,吸纳更多企业抱团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