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欣欣
食物疗饥,美食解忧。我一直相信,文学和美食的结合,是世间最美好的相遇。
2017年,澳门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此前已获此称誉的中国城市有成都和顺德。一本《文字里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读物于2017年底在澳门面世,可谓正逢其时。这是30位澳门写作人联手呈献给“美食之都”的一份贺礼。
2019年,是江苏省的文化丰收年,南京和扬州分别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的“世界文学之都”和“美食之都”。
江苏和澳门,缘分始于1997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部澳门专业史著作《澳门戏剧史稿》起,20多年的岁月里,两地在文化领域的各种合作一直不间断。此次,将这本澳门作家的饮食笔记重新整理,并针对内地读者,在文章编排上再做增删,更名为《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由江苏凤凰集团出版发行,是江苏和澳门在文化合作的基础上,开辟再出发之路。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肆虐,全国上下齐心抗疫。那个春天,我们无法感受到春回大地的生机。任春光正好,足不出户,是个人对抗击疫情的最大贡献。重新整理这本结合文学和美食的书稿,在这个非常时期具有双重治愈功能,熬过黑暗,便又是一个春天的到来。
在澳门生活的华人占城市人口95%,除广东人外,福建人、上海人在比例上平分秋色,每一个在澳门的人都有离乡的记忆和思乡愁绪。澳门文学,有一份天然的乡愁。乡愁,在澳门华人作家笔下便是一场场个人经验和记忆的书写。
关于乡愁的文章,作家们往往笔锋一个拐弯,就不约而同地转到了舌尖上来,如上海泡饭、福建米粉、珠三角的豆捞、角仔等等,各地美食拼成了镶嵌在岁月中的山河版图。因为爱文字,因为爱美食,我对这些由“乡愁”浸泡出的美食文字念念不忘, 这是编这本集子的初衷。在这个人人以“吃货”自居的年代,讲“吃货”的故事,谁还能讲得过作家?从乡愁到舌尖、从舌尖到笔下,饮食文章从来好看。袁枚《随园食单》、梁实秋《雅舍谈吃》、林文月《饮膳札记》、王世襄《吃主儿》,到汪曾祺笔下高邮鸭蛋、杨花萝卜、豆腐、韭菜花等这些家常不过的食物,经过文字的洗礼,多了一份仪式感。连曹雪芹都放下身段,以换取南酒烧鹅:“若有人欲快读我书不难,唯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而那些关于吃的记忆,端的是才下舌尖,却上心头。
舌尖上的乡愁代表了童年最初始的味道,味蕾的记忆要比大脑的记忆来得更持久绵长。听过一个也许是杜撰的笑话,但不乏真实性,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最挂念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的妈妈,一个是“老干妈”,前者是家的味道,后者是中国味道。妈妈做的食物中,有一味千金不换的独家秘方:浓浓的爱!
“足足超过半个世纪的记忆了,我妈妈早已忘了当年喂我吃过什么,但我这些年吃过那么多东西,却从未吃回当日那一丁点的美味。”(王祯宝《滋味圈》)
“可我呢,也许是太习以为常了,从来不觉得这虾片有多矜贵,直到去年十月父亲离世,母亲没有心情再做了,之后的好几个月我都没能吃上一片,脑海里不断想着父亲吃得滋味无穷的样子,我才感觉到那份怅然若失的酸楚,才让我重拾这么多的美好的回忆。原来,那一直陪伴着我成长的味道承载着那么淳厚真挚的情感!”(林韵妮《母亲的虾片》)
如果说乡愁是思念,是对味道的思念,对家乡青山绿水的思念,那么其中分量最重的,莫过于对亲人彻骨的思念。时光不能倒流,远行的亲人不再归来。好在,我们还有文字:
“这世上愿意和我分享飞机餐的人或许不存在,但却有这么一个人,不顾多少旁人的白眼,不怕任何麻烦,只要我说一声,连天上的星星也会打包回来给我。”(袁绍珊《天上的美点》)
“小小的我走在夜了的院子里,提着灯笼,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往前走,不知道有一天,我会长大,姥姥会离开。眼里只有那灯笼和前面的路,很明,很亮。”(谷雨《蜜麻托》)
“人与人在漫长的生命洪流中擦身而过,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有分享的喜悦,也有错误导致的愧疚,如果有轮回,我与爷爷会不会再相遇?爷爷,我答应你,有机会再重遇的话,我一定会分享给你最好的美食。”(太皮《内疚的菠萝蜜》)
参与本书写作的30位写作人,有80多岁的前辈,也有1980年代出生的小字辈——都是80后。他们用文字符串起了时光隧道。无论澳门还是内地,我们看到久远岁月里人们对食物的敬畏与渴望。食物充饥,对我们上一辈人来说是这样的,来之不易的食物都自带光环。穆凡中的《窝窝头》、殷立民的《鸡年说鸡》、凌雁的《粗茶淡饭者言》里,记录了吃饱是生存的头等大事的一个时代。沿着时光隧道,我们走到了今天,不但吃饱,还要吃得精细、用心,是“食不厌精”的奉行者。梯亚和王祯宝的文字从来别具一格,读者跟着他俩去领略不一样的食物风情之余(梯亚《跟着文字饶舌》、王祯宝《鸡包翅》),也跟着吴淑钿的饮食脚步,无论尝新、寻常或偶然,当是一步一景(吴淑钿《我的三个饮食脚步》)。再借吴淑钿的文字来说明立意:“古早本是闽南语,大约千禧之后才由台湾旅游界传过来,胜在本相流露;既古且早,中文没有时态,它就是过去式的表述了。一听古早,就知原汁原味,食安问题尚未出土。”原汁原味,是我们对食物的要求,借食物寻找文字里、生活中最本真的情感。
我希望《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的出版,开启江苏与澳门的文学美食之旅,让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讲述苏澳两地的美食故事。让这份爱的味道,在灵魂中永驻。
(作者系江苏省政协委员,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