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刚
我一进家,母亲就兴奋地说:这是你婶子刚送来的大黄杏,特别甜,你赶紧坐下吃。一听这,一股暖意涌上我的心头。这位从四川嫁到我村的婶子,经常会赠些腊肉、腊肠、柑橘等稀罕物给我家,我小的时候她如此,我离家多年她依然如故,从未断过。
我没坐下,而是从包里掏出香蕉、西红柿、桃酥、焖子给婶子送过去。见我来,她甚是高兴,硬是拽我吃了几块刚炖的鸡肉才放我走。我抹着嘴上的油回家,母亲也乐了:“乡里乡亲的,让吃就吃,昨天我刚给你婶子送了一筐豆角!”
我们村不大,朴素的山水滋养着淳朴的乡亲,互赠东西是传统。谁家做了好吃的,定会分给邻居一些;谁家有不穿的衣服、不用的物件,也会送给别家;谁家需要帮忙,就会有乡亲主动过来搭把手。
记得女儿出生那年,母亲城里村里来回跑着,由于疏忽,买了劣质的萝卜籽、白菜籽,结果出苗少,长得孬。那年冬天,父母看着菜窖里那一堆个头小、品质差的萝卜、白菜犯了难。
串门的乡邻二奶奶看在眼里,就经常提着或抱着几根萝卜、几棵白菜登门。母亲连声道谢,二奶奶便佯装生气地说:你再这样,我就不高兴了。上次我生病,你还送我饼干、红糖不是?那年腊月,不是你帮着全村人摊煎饼?送几个萝卜、白菜别挂在心上。
那一冬,我家的大萝卜、大白菜基本就没断过。母亲还时不时地给我的小家捎几个萝卜或是白菜,这次说是三哥家送的,下次说是二爷家给的,后来也说不清是谁家的,反正都是乡邻家的。
岳父母也是热心肠。岳父在城郊开辟出一小块田地,收获的蔬菜、花生、玉米和南瓜等,经常送给小区的邻居;岳母也时常将亲手打的月饼、蒸的年糕、做的布艺赠给邻居。一来二去,岳父母也会收到回赠。他们常说: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一个小区住着,那就是“一个村儿的”。
许是受了父辈的影响,妻子和我也以同样的方式与小区邻居相处得和和睦睦。妻子爱摆弄花花草草,时常采了“天天开”花籽,掐了绿萝、吊兰、薄荷枝条,一盆一盆育苗移栽。育好,便敲开邻居家门连盆带花相赠,回家时也常带回别人家的花草。因着这花草,邻居们走动多了,不仅观花弄草,更是端着盘子互赠瓜果、菜肴、馒头、烙饼、饺子、杂粮粥,孩子们则更是随意来往,分享好吃的、好玩的。
端午节,母亲包了一大锅江米、菜豆、花生、红枣粽子,让我端给婶子、二奶奶、三哥、二爷尝尝,拿回给岳父岳母,还分给邻居们几个。我挨家挨户送完,手里又捧回不少粽子:黄米的、高粱米的,蜜枣的、板栗的、葡萄干的。
住在一起,皆是缘分。其实我们都是“一个村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