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营周刊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民企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吴志红

自2018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期。在中美经贸摩擦和去年的疫情、灾情等大战大考中,长三角成为全国复工复产最早、成效最好的区域之一。今年一季度,沪苏浙皖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7.6%、19.2%、19.5%、18.7%,经受住了非常态的考验。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是长三角的机遇,也是民营企业的机遇。5月30日,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落幕仅几天,由全国工商联、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长三角产业推介会在南京举行,会议向民营企业传递重要信号,长三角不缺好政策,欢迎民营企业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改革试验田来,共享改革红利。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在推介会上表示,上海可以做到五个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部门不缺资源,为大家来沪创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风对此深有体会。1991年,陆风第一次到上海,他在码头候船室过了一夜。那时外滩对面的浦东还是一个大农村。第二年,陆风以3000元起步,到浦东创业。20多年过去了,现在,万得在全球的9个金融中心都有了自己公司。

如今的上海,在陆风的眼中,新一轮的创业创新浪潮已经到来。在5月30日的长三角产业推介会上,他举例说:“上海即将建成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日前上海公布了要建设全球资管中心19条建议和条例,这是对所有资管行业公司一个非常大的福音。”

安徽是后来居上者。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形容安徽的机遇也要用“前所未有”来概括。得益于安徽独特区位优势以及叠加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的大势,2020年,安徽GDP第一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确定了4个长三角地区首批产业链集群,包括芯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安徽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成为人工智能产业链首任理事长。

刘庆峰分析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全员劳动生产力高于GDP的增长。下一步,国家GDP竞争不是看有多少人,也不是工程师队伍有多少人,而是要从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人才红利要延伸到人工智能应用红利。在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十分重要。

“一旦把安徽优势跟江苏、浙江、上海优势对接,未来人工智能集群发展就会演变为人工智能得长三角者得天下。”刘庆峰说。

从领军者上海到后来者安徽,长三角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培育民营企业的优质“土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则为民营企业纵深拓宽了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据悉,《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经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审议,新一轮的发展行动即将启动。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基础设施推进组组长罗伟光在会上披露,新一轮的重点,是围绕产业链发展。将进一步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跨区域补链,固链,强链工作机制,发挥一体化优势,协调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补链,固链,强链合作。二是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牵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化,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三是共同利用好长三角市场驱动力,用好共同市场。四是注重提升政府层面的政策协同效率,立足用好现有政策,形成跨区域的协同政策体系,放大政策效应。

面对长三角的重大机遇,正如江苏海澜集团董事长周立宸所说,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民营企业既是主体,又是受益者,民企要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根表示,面对未来,民营企业家有信心克服当前困难,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民企力量。

2021-06-04 吴志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548.html 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民企大有可为 7,5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