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

李荣博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智慧,奠基了一条通向人类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人类整体,超越了当下而面向未来,真正依靠人民而又关怀人民,既面向国际又面向国内,是开放而包容的理论体系。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认同,文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所有的文化内容之中,文学是最具有传统性与体系性,文化差异性、交流可能性与世界共通性的类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由于市场的世界性,“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继承与繁荣民族文化之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文学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制度差异,实现平等的对话、交流;文学的“人文关怀”属性和情感的共通属性能最大限度地达成理解、共鸣,以及文化差异的接受与心理认同,从而使文学成为“世界语言”。

在世界各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感的形成中,文学具有优势地位。齐格蒙特·鲍曼在《全球化:人类的后果》中说:“全球化概念所传达的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世界事务的不确定性、难驾驭和自力推进性……全球化其实是乔伊特的‘新的世界无序的别称’。”在这样一个越来越趋于无序的、非预期的全球化浪潮中,经济的、政治的方式本身就夹杂着利益冲突,文学的“和同”功能,最易于消除文明隔阂、实现不同文明间的互鉴、共存,在审美性地对话与交流活动中,冲决捆绑与束缚人们的重重观念的牢笼,并借由持续性的“想象与建构”不停地“重现”,最终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到人们的实践与行动之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处于探索与转型过程中,累积呈现出了不少深层次问题。其中一大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因素被继承、熔铸的总体程度不够,具有明显的因应刺激、因类比附的痕迹,距离真正意义上深度化合、开陈出新,尚有距离。文学技巧上的创新与融合相对较易,文学观念与价值理念上的创新融合却很难,一方面导致了文学理论话语缺乏民族性,另一方面使文学蕴含的价值理念也缺乏民族外向性。第二个表现是,过度追求文学题材的地方化、文化的民俗化、语言的地方化,又与作者缺少全球性视野、思想上缺乏深入的现代性交织在一起,导致难以顺畅地阅读,难以准确地理解。同时,文本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转译性,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就会面临不少困难。第三个表现是文学关怀向度上的。在当前现代性、全球化问题层出,人类命运非预期、复杂难明的状况下,文学要呈现人类的时代性问题和处境,在巨大的焦虑中寻求可能的前进方向和拯救之途。只有作者真正拥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眼光,才能立足于、却又不囿于本民族的生活经验,蕴含面向人类命运的关怀向度。

因应着使命,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必须要做出深层次的转变。首先,要将百年来的中国文学还原到其历史语境中,将以西方化的理念为预设的理论立场,转换为对现代化全球性深入推进过程中存在迷途和危机的深层次揭示,以及对拯救可能性的探索。其次,将人类关怀纳入民族性的叙写之中,民族性的经验与问题在最深沉的人类关切中才能彰显其特异性与问题存在价值。如何借助民族性的经验与问题,以揭示现代性、全球化深入推进过程中的人类境况,真正达到人类命运一体,是尤其要着重深思的。最后,没有任何地区和民族,孤悬于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之外,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危机和复杂问题,虽有区域和民族差异,但却具有共通性和借鉴意义。在这一思想域中来思考与解决,本身就有对全球性共识的价值理念探求的意图。

文学要以想象和建构的方式,立足于本土经验,调动民族智慧和人类的一切可用智慧,来描述和探求现代化的全球性深入推进境况及问题,以对人类自身的极大关怀,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性认同的形成。这也激励着中国当下的文学写作者,要走一条艰辛奋斗的路。

(作者系商洛学院副教授)

2021-05-10 李荣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29.html 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 6,22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