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

——走近福建基层科技特派员

“一号特派员”吴敬才(右)在乡间研究春季鲜食木薯的种植方法

本报记者 王惠兵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日前,追寻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深入山林田野间,走近科技特派员,倾听这个仲春时节的幸福之声。

当好引路人:“一号特派员”

“走,去看看老吴从外省带来的花苗。”63岁的章荣生脸上满是期待。花园里,去年新种下的上百株百合花争相开放,长势正好。

章荣生是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的果农,曾好几次大老远奔赴城里购买果树果苗,却因不了解,买错果苗,损失惨重。后来,在驻村科技特派员吴敬才的讲解下,他才了解到,光是常见的橙,品种就有100多种。

“如果无法解决农业技术瓶颈,就不可能种出品质优良的果蔬产品,实现增收。”和章荣生一样,许多村里人深刻意识到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作为闽北农业大市,南平的粗放型农业经济陷入困境。雪上加霜的是,1998年6月,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农业农村受损严重。

为破解闽北的“三农”发展难题,南平3000多名干部下基层问计于民,发现基层农民对于农业技术非常渴求,南平市决定选派农业科技人员下乡。

彼时,园艺专业毕业的吴敬才刚从德国进修回国,主动要求派驻到溪后村,帮农民解决科技问题。因此,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一号特派员”。

不曾想,吴敬才的下派竟成为闽北大地一场“体制性的革命”的开端。

1999年2月,南平选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这成为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初始,并很快辐射推广到全国。

“那个时候,村部会议室夜夜灯火通明,五六十人坐成好几排,渴望地望着我,听我讲果树、蔬菜、土肥、林业等各项专业的技术指导。”回忆起刚到村的情景,吴敬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如今,“绿色”与“创新”交响,“科技”与“产业”碰撞,溪后村变化巨大,依托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综合发展森林旅游、花卉种植、文化创意等产业,以百合小镇为新载体,打造百年“绿色金库”升级版,奏响乡村振兴曲。

引来新技术:致富有“门路”

福鼎市沙埕镇养殖海域上,钢筋围出田字形的网架。“这些都是王老师帮助我们立起来的。”渔民董希平说,“以前都没见过。”

2014年,为提高育苗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福鼎市全面推广环保型抗风浪大网箱养殖技术,把传统的木质加泡沫渔排变身为同等养殖面积的28口全塑胶环保材质深水大网箱。

“我们根据科技特派员指导,把自家的渔排都进行了升级改造,除了大黄鱼育苗、养殖,现在还养殖巴浪鱼和红斑鱼。”坐在码头,望着翻滚的海水,董希平喜笑颜开。

不远处,一个驾驶着快艇的戴眼镜男人正朝着董希平打招呼。

他叫王朝新,是福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站长、高级工程师,作为省科技特派员,来沙埕镇一年多了。每天一大早,作为水产品“医生”的他都会驾驶着快艇,前去中心渔港新型渔排上,仔细观察大黄鱼鱼苗投放情况,面对面指导养殖户,解决他们的养殖难题。

“群众如果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王朝新说,身为科技特派员就是解决科技服务和生产“最后一公里”存在的病害、生产等一些细节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最让王朝新激动的是,“刚开始,福鼎整个产业可能就几千万元。现在,已经形成了整个宁德市最大的育苗基地,科技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常年来,为满足当地鱼苗需求,福鼎海洋部门还积极引导渔民、企业建设育苗室从事大黄鱼育苗;福鼎组织部、科技局选派科技特派员驻村指导,培训办在渔排,课堂安进渔家,给渔民们增产增收又增添了信心。

当前,沙埕港海上逐步形成了闽东地区最大的大黄鱼鱼苗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2亿元。

2018年以来,福鼎向镇村派驻科技特派员145名,在每个乡镇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采取“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通过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联动,互相沟通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在渔业养殖、土壤改良、设施升级、品种优化、线上销售模式等方面进行服务创新,引领农民致富、农业增强,进一步带动了福鼎市三大产业发展。

振兴新农村:开出“旅游花”

车窗外,不时闪现出一棵棵绿樟树,溪水环绕在群山,乡村小别墅小洋房遍布其中。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漳州市长泰县林墩是个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好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一年四季多和风。

山水畔·亲子乐园,脚踩过河石、穿越油车溪……王海兰夫妻正带着女儿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每周都会专门开车带孩子来这里体验度假树屋、特色民宿、房车营地、亲子玩乐区……”

王海兰夫妻津津乐道的亲子乐园,正是4年来下派到林墩的美丽乡村科技特派员陈典范大力推进的项目之一。

“这边图纸还可以再修改,确保整个项目建设前期进展。”“目前,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规划地块、核对地类信息、工程报建等相关问题。”……临近中午,刚送走前来咨询的长宏建材负责人后,陈典范便赶紧带上工具,马不停蹄前往牛山后村道,顶着正午烈日开始测量工作。

近年来,为把“石头村”变成“旅游村”,林墩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人文特色鲜明的村庄风貌。为此,陈典范要做的是,深入各地现场调查研究,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听取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们的意见,与设计部门沟通,提出合理性建议,力求每个村庄保留原有形态和村落原始风貌,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目前,他已助推了山水畔·国际亲子乐园、狮山健康谷、半月山水世界项目、悦·杉湖运动谷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以半月山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打造出休闲游、文化游、养生游的精品路线,让乡村开出“旅游花”。

看到生态环境的变好和运动休闲产业的壮大,当地群众纷纷将闲置民房开发成新民宿,在山间水畔建起养生民宿,建成了林溪村日式町屋、十八间等一批特色民宿,打造了林溪省级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形成多点开花的乡村旅游产业新格局。

与此同时,陈典范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林墩2020年开始计划建设9座公厕,我们主要做公厕的选址与立面建筑设计。这过程,要保证每一座公厕都有独特的风格,又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并融入闽南突出的建筑元素。”陈典范说,现在已建成了5座,在建的4座亦快完成了。

傍晚将至,穿行在林墩各村道,循着陈典范的各处设计而去,燕尾脊、护墙、外婆桥等充满“乡愁”味道的设计随处可见,让人感觉仿佛穿越时空,与过去击了个掌。果然,古城美景醉游人,八方来客不思归。

物换星移,长河不息。一个个乡村的蝶变,诠释了科技特派员为农村创新创业注入的深厚力量。22年间,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科技特派员走进了八闽乡亲们的心里。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2021年,靠创新制度设计,走创新驱动之路,福建全省上万名科技特派员矢志不渝地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庄重誓言,开启了新征程。

2021-05-06 王惠兵 ——走近福建基层科技特派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13.html 1 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 6,01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