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茶颜”之争,扯下了谁的遮羞布?

本报记者 徐金玉

茶颜悦色、茶颜观色,一字之差的奶茶店,店招logo形似,门店装潢海报雷同,饮品菜单、名称、标识等相差无几,到底是谁抄了谁?去年,这一场“真假网红奶茶店”对簿公堂的事件,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

4月26日,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茶颜悦色”再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茶颜悦色”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终于迎来一审判决——“茶颜观色”方面败诉,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170余万元,同时在《中国知识产权报》上刊发声明消除影响。

茶颜悦色官方微博账号发文称:“近期行业维权好消息越来越多,茶颜也终于赢了属于我们的第一次诉讼。从2017年,茶颜小票上不经意的一句自嘲‘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去告他们’,到‘我们赚了一点钱可以告他们’,两代接力到维权夙愿,也被大家喜闻乐见的正义转梗。”欣慰的小票调侃背后,也是历时数年维权的辛酸写照。

自此,社会关注度颇高的“茶颜”之争算是暂告一段落,但留给行业的不只是一个案件的逗号或句号,还有在同质化竞争中创新与山寨之争的延伸思考。

茶行业是一个相对来说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从饮品的门类,到产区生态环境的相似,到工艺的差别细微,使其衍生出来的服务产品和业态有着一致的基因和脉络,往往难脱窠臼。正因这样的特性,虽然上升到法庭的侵权案并不多见,但“山寨”的风潮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记者印象最深的案例是茶品牌小罐茶引起的包装新潮。2016年,跨界入行的小罐茶一经亮相,便以外形取胜:其摒弃掉了袋包装等茶叶传统包装样式,一个个单泡独立小罐,或3克、或5克、或8克,随行方便,且时尚、简约,每一类茶都有自己的专属颜色。

市场的风靡引来同行的关注,茶界立时掀起趋之若鹜的小罐风。在没过多久的茶博会上,这样的“小罐茶”可谓铺天盖地涌来。既有专门售卖小罐包装的,也有直接成品销售的,均冠以“小罐茶”之名。这样的“小罐茶”,虽然样式打造类似,但由于时间短促、材料选择不同,做工和质地显得极为粗糙,山寨痕迹很浓。

小罐茶市场总监梅江介绍,这个小罐看似简单,但要保证表面的圆滑、平整,还需要很多技术支持,制作一个小罐至少要经过40多道工序,他们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最终敲定。由于国内并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生产,他们为此开发了新的生产线,包装完全由自己来做,获得了多项专利。

这样的“山寨”产品只观其形,且未深究其门道和精髓,最后与正品相比,愈加相形见绌,反而降低了自有品牌的辨识度,显得极为得不偿失。

而市场上另一家茶企的包装创新同样可圈可点。其将独立包装设计成了山峰的形状,一打开茶盒,金山银山连绵不绝,视觉效果强烈,既能做到随手泡、轻盈方便,又突显了自身的创意和美好寓意。它和小罐茶一起,彰显了茶企在创新之路上的自我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模仿应该算是一个中性词,如若因为同行的模仿、潮流的引领,能够促进行业内的产品升级,并非一件坏事,关键是要看如何模仿。模仿不是简单粗暴、外形的“照搬照抄”,而是逻辑、理念等新观念的内化,需要企业、产区结合自身特色,融入科技创新元素,推出真正具有品牌辨识度的产品。

而从另一个视角来分析,也印证了不少茶企“投机”的心态,但跟风一时爽,若没有立足之本,终究免不了被大浪淘沙的命运。

创新不易,才愈显珍贵,也是居安思危时的明智之举。从盲目跟风,到自觉创新,再到迭代升级,化被动为主动,想必茶行业会呈现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模样。

2021-04-30 徐金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44.html 1 “茶颜”之争,扯下了谁的遮羞布? 5,94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