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发展

本报记者 杨雪

4月12日,在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文艺评论有了新气象、新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文艺评论工作者要继续努力,提高文艺评论质量,增强文艺评论效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以提高评论质量,增强评论效力为题作了发言。他提出,文艺批评首先遇到的就是衡量文艺的标准与尺度问题。要掌握好“历史的”标准和“美学的”标准。他说,对同一部作品、同一个文艺现象,常常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大相径庭,原因就是各自衡量作品的标准不同,使用的尺度不同,甚至站立的立场不同。那么,怎样的标准才是符合艺术规律的科学的标准?文艺评论离不开艺术的、美学的标准。而历史的美学的标准是最能涵盖文艺本质、最能体现艺术规律的科学的标准,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什么是健康的美学观?应该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符合生命规律的、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符合真善美的审美愉悦。美,天然地具有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生命力,是希望、理想、力量的载体,是公平、正义、良知的花朵,因而是激励人求真向善的精神力量。张德祥还提出要改进文艺评论的文体文风,使评论更接近作品,更接近大众,更适应互联网传播,以提高文艺评论褒贬甄别功能,增强效力。

北京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总结了北京市在发挥首都人才优势,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方面的成就和体会。近年来,北京市文联积极推进首都文艺评论组织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北京评协由社团向群团升级。聚焦解决问题,建立文艺评论的有效机制。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建设。推动基层文艺评论发展。北京文艺评论资源丰富,32所高校设有文艺类相关院系,文艺评论领域教师近3000名,“学院派”评论是北京文艺评论的重要力量。陈宁认为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把“做人的工作”作为核心任务。

近年来,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关注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李明泉总结,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现行体制外的自由撰稿人,他们仍旧按照传统文艺评论方式,发表对文艺作品和现象的批评。这类注重学术研究、学理批评的人数不是很多。二是主要活跃在互联网和文化市场上的自由评论人、公众号评家、美术策展人、音乐评论者、影视观感者以及众多有感而发、率性而为的网民,他们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浩大评论群体。

新文艺群体评论“新”在评论思维方式与互联网思维结合,善于抓住作品的主题主旨,既宏观判断作品的思想倾向性,又微观分析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旗帜鲜明讲道理,率性犀利说真话。如豆瓣的短评采取“抖机灵”的方法,一两句抓住眼球,相比于长评更加容易博出位。对电影《你好,李焕英》的一则热评:“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妈妈了,其实妈妈比你想象得更爱你。”这简单一句点评却有5万人次点赞。新文艺群体评论笔墨多样,笔调多彩。

李明泉建议优化新文艺群体评论环境。他提出了加强对全国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的普查摸底,建立数据库,组织开展全国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的理论研究,分批举办新文艺群体创作和评论骨干培训班等方式方法,团结、吸引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营造新艺群评论工作者守正创新、和谐奋进的温暖之家,使新时代文艺评论更好更快地走向大众、走向深刻、走向高峰。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范宗钗从新时代电视艺术评论的角度加强文艺理论工作。他说,中国视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影视艺术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上的重要作用,把加强改进电视艺术评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中国视协密切联系和培养新时代电视艺术评论专业力量。围绕重大主题开展评论工作,结合重点热播剧,召开理论研讨,探寻规律,引导创作。今后,中国视协将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加强对新思想、新理念的研究阐释和传播普及,提升整个行业理论素养水平。还要改进评论表达方式,贴近年轻受众,融入网络生态,引导和感召更多后浪参与到主流话语讨论中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提出,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在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探索中,自觉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立言,努力做好理论评论工作。尚辉提出要营造积极的批评话语,引导青年关切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青年学者的美术学研究,不能沉迷于历史文献的钩沉,而应当体现青年艺术思想的活跃。要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关注中国现当代美术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把学院派论文写作与当代美术创作相结合的艺术评论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美育发展。

美育工作是个实践问题,但也需要理论方面的研究与疏导。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与一些美术院校联合举办“当代美育建设与美术教育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围绕“当代美育建设与美术教育的关系”“新时代美育的现状”“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关系”等议题,对中华美育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美育与美术教育的关系及当代美育与美术教育的建构等问题进行深入评析和探讨。

2021-04-19 杨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311.html 1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发展 5,3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