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马建中:

坚持中西医并重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中医药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和怎样发展中医药”等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成就显著——基本建立起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优化,中医药优秀文化得到大力弘扬,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加快。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中医药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一、深刻认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中医药工作的新要求

步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医药工作“怎么看、怎么干”,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深刻认识加快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

一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对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出的新要求。在满足人民群众“看中医、吃中药”的基本需求后,人民群众“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的意愿更加迫切。还要清醒看到,我国城乡、区域中医药发展仍不平衡,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加快构建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二要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对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要清醒认识到,中医药宝库精华挖掘不够,中医药创新动力不强,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形势在变,任务在变,要牢牢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加速释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叠加红利。

三要深刻认识新发展格局对增强中医药贡献度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中医药集卫生、科技、经济、文化、生态资源于一身,具有多元功能和属性。无论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还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医药都应该而且必须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变量和内生动力。同时,抢抓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重大机遇,深化中医药抗疫国际合作,加快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总之,今后5年是中医药乘势而上、成势见效、聚势而强的关键时期。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医药需求为根本目标,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二、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做强特色,突出补齐短板,突出改革破题,突出形成合力,在关键领域上发力见效,在重点工作上实现突破。

第一,坚持把创新摆在中医药发展核心位置,加快提升创新发展驱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专章部署,放在规划任务的首位。必须把创新摆在中医药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固守正。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在中医药领域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优化中医药科技资源配置,建设一批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中心,支撑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以讲清楚、说明白中医药的疗效为重点领域,加强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实施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尽快推出一批中医优势病种、基层适宜技术、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和成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第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升中医药可及性。以建设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优先建设心血管、癌症等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始终坚持公立中医医院姓“中”定位,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提升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县级中医院基层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中医馆、国医堂提档升级,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巩固中医药领域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健康扶贫、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第三,推动中药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促进中药质量提升。继续深入开展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行动,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加快推进经典名方简化注册,加快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收官,从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全环节入手,强化中药材质量控制。

第四,推进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中医药是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土壤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发展必然与现代科技、现代西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要聚焦重大疾病、疑难疾病,推动中西医药开展临床协作,促进两种医学优势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耦合,释放叠加优势,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建设特色人才队伍。加强新时期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和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各类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更加注重加大活态传承力度,继承好和发展好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确保薪火相继、代代相传。

第六,主动融入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快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办好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及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宣介我国中医药抗疫成就和经验。用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中医药国际合作专班机制,确定一批重点国家作为合作突破口,扩大抗疫类中药产品海外注册和使用,分享中医药抗疫技术和经验。继续实施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提升中医药海外中心和国际合作基地建设质量,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提升中医药全球影响力。

第七,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医药健康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可以说是“接一连三”。据不完全统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中药产业工业总值达7800亿元。我国有着2.5亿庞大的老年人口,健康养老有着广阔前景。释放中医药蕴含的多元功能和价值的活力,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旅游、体育、食品、互联网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丰富健康资源供给,还能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

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关健康中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1-04-14 全国政协委员马建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67.html 1 坚持中西医并重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5,0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