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本报记者 范文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重点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2020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政协以开展“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活动为契机,紧盯政协“薄”的环节,“弱”的原因,着力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取得良好成效。
近日,石嘴山市政协主席马平安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记者:市县政协开门就是群众,出门就是基层。对解决界别群众参与面较窄、民主协商不深入的问题,石嘴市政协是如何探索的?
马平安:拓展民主协商的深度和宽度,是夯实政协工作基础薄弱的关键环节。今年,我们大力推行网络议政与远程协商模式,打通了民主协商的“线上通道”。采取“远程协商+现场建言”相结合的方式,将专家、业主、群众纳入协商对象,让他们“线上”发言,充分表达对“加快健康石嘴山建设”“发展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打造城市特色”等问题的真实想法、独到见解,既扩大了界别群众的参与面,又避免了因“怯场”“碍于情面”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协商“宽度”。通过“网络议政+对口协商”的方式,组织委员通过“履职通”、专属微信工作群和网站充分发表意见建议,70名委员围绕传统工业产业改造升级、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等议题发表意见建议140余条,其中不乏平时想听又听不到的“批评声音”、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优秀“解决方案”。委员们普遍反映,采用这种“不见面”的网络协商方式,消除了大家“怕说错了得罪领导、惹了部门”的思想顾虑,专题协商更有“深度”。
记者:委员履职能力欠缺、调研“沉不下去”、协商“浮在面上”、成果转化率低也是制约市县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薄弱”问题。石嘴山市政协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马平安:我们探索出一条“质量评价”新路子,突破政协工作基础薄弱的瓶颈。2020年,对标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政协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启动了10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建言议政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将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纳入评价范围,成立了评价领导小组,将协商活动的调查研究、委员发言、成果转化等划分为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制定了20项具体要求并赋予相应的分值。目前,已对2个常委会协商议题进行现场评价和回溯性评价,力求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并全面推广。委员们反映,通过“现场评分”倒逼牵头专委会在活动组织上更加创新有为,参与委员在发言质量更加务实有效,相关部门在成果转化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走出了一条政协组织“自我提升”的新路子。将出席会议和列席会议人员统统定为“评价人”,赋予他们“评价权”,不但增强了协商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面,而且也体现了市直部门对政协的“反向监督”。
记者:关于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石嘴山市政协采取了什么措施?
马平安:我们抓住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的契机,全面加强政协两支队伍建设,破解人员力量薄弱的老问题。通过主动邀请市委政府领导视察调研、出席政协活动、专项报告等途径,积极反映情况,说明问题,争取支持。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委及时调整设立了市政协“七委一办”并配齐人员。增设市政协信息中心,批复事业单位编制3名,带编调入科级干部2名,提拔任用3名,解决职级待遇9名。针对委员履职平台单一、一些委员履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们继续用好“政协开放日”“委员大讲堂”“委员基层行”等5个平台,委员履职更接地气,更具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探索建立了《委员退出与暂停履职管理办法》《委员述职及分管领导点评》等3项制度,将委员年度述职、分管副主席点评、综合考核管理相结合,有效激发了委员履职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