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周刊

“潮人”追“潮品”

殊不知“潮品”打假也很“潮”

本报记者 崔吕萍

促消费,扩内需,清明假期连上五一节,无论是线下景点,还是线上商家,大家都铆足劲头儿,势在必得。可就有那么一群年轻人,在消费这件事上“标新立异”,不差钱,差有品质的“潮品”好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那么,要满足这些“潮人”的“潮品”需求,最核心的痛点又是什么?

潮鞋、潮服、潮玩、众多联名首发、明星潮牌、个性小众品牌的新品首发,为了“讨好”年轻消费者,潮流生活社区“得物App”在促进国内市场大循环中做着探索。

潮牌好货怕什么?怕假冒伪劣。除在官网或线下专卖店购买可以极大程度保证正品外,在电商平台上的其他商家购买到的产品,如何避免“踩雷”假冒伪劣商品?

“我们在行业里推动了‘先鉴别,后发货’的购物流程,保证用户在收到商品前,该商品已经得到全面的查验鉴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得物App创始人兼CEO杨冰这样表示。据其介绍,除了严格的选品机制和上架标准,针对网购中经常出现的假货和品质问题,他带领着团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突围”。

据了解,为了做好每一件商品的鉴别查验工作,得物App多年来在线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搭建了人员、硬件和技术并重的鉴别体系。除了汇聚到一批深耕潮品多年的骨灰大神级民间鉴别高手,大量一线实操人员的经验沉淀、专业科研团队进行实验级别的分析检测,也成为得物鉴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得物在线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显得有些“重”。但在杨冰看来,这是“必承之重”。

2020年8月,得物App携手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个“鞋类鉴别团体标准”,这一标准填补了鞋类鉴别领域的标准空白。

那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商品的真伪和品质验证工作是否有更多抓手?

“在得物App购买商品,客户在开箱时能看到一套‘防伪套件’:官方出具的鉴别证书、防伪扣/防伪帖、包装盒、品牌胶带。年轻消费者认为‘防伪套件’中的鉴别证书和极光蓝色防伪扣是‘正品’的象征。去年9月,我们推出了‘AR扫证书防伪’功能,通过扫描鉴别证书可以查看部分商品的AR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正品保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信任。目前该功能已经运用于众多商品中。”杨冰同时透露,该功能的落地推广,也让得物App成为电子商务领域首家应用AR技术进行商品防伪的公司,也将AR技术首次带入“防伪”的使用场景中,这不仅加速了AR等前沿技术充分下沉到新消费领域,挖掘出更多新型消费的应用场景,也在极大程度上加快了用户的购买决策,促进年轻消费潜力的释放。

与此同时,通过多年来对潮流单品的鉴别查验实践,杨冰和团队也累积下了丰富经验与海量数据,内化沉淀成了“潮品鉴别数据库”,为潮品人工智能鉴别查验系统搭建中的机器学习过程提供了大数据支撑。对于众多潮流单品,平台都一一建立了详细的鉴别档案。专业鉴别科研团队会对包装、外观、材料、附件等进行细致分析和仪器检测,出具详细的鉴别报告,并在一线的鉴别查验中不断积累经验,迭代升级,以大数据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1-04-06 崔吕萍 “潮人”追“潮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14.html 1 殊不知“潮品”打假也很“潮” 4,6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