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帅
春节刚过,广西南宁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会长赵国良接到了新年第一个请求救援电话。一名70岁左右的老人在南宁邕江游泳,因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突然溺水失联。
那场救援持续了近24个小时,但老人仍未找到。“有时候救援工作会遇到这样不尽人意的结果,很遗憾。”赵国粮说。
今年44岁的赵国粮是一名商人。他的职业似乎无法与从事地震救援、户外洞穴救援等工作的救援志愿者联系起来,但他已经做了10年。
“志愿者不分年龄,不分职业。”赵国粮说,参与救援工作是因为2008年汶川地震给他带来的触动。“当时看到很多志愿者去灾区为群众服务,很感动,我也希望能够这样去帮助别人。”
2011年,当时还在食品公司任职的赵国粮,与几位热心公益的朋友得到北京蓝天总部授权,创办了南宁市蓝天救援队。最早时队员只有9个人,来自各行各业。
救援队成立第二天,赵国粮就接到了救援任务,队员们各自开车来到事发地。
“那是一个寻找失踪人员的任务。”赵国粮记得很清楚,因为台风带来强降雨,南宁市北湖路万秀村内一条道路被淹,一名骑车的少年被水冲走。连续搜救了几天,最后确认遇难。
“因为没有太多的专业技能和设备,没能开展及时有效的施救工作。”这令他一度很沮丧。
没有金刚钻,不再揽瓷器活。为了打磨自己的“金刚钻”,赵国粮组织队员们,在业余时间开展各类救援技能培训:潜水、绳降、冲锋舟驾驶、无线电操作、医疗急救,逐渐成为蓝天救援队的标配技能。
10年间,队伍规模从最初的9人扩大到如今的600多人,建立起了队员、预备队员、志愿者三级救援体系,每当有救援任务发出时,大家志愿报名,根据各自特长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救援力量。
随着技能与装备的不断升级,南宁蓝天救援队先后参与过洪水、地震、台风、山体滑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救援行动。他们以逆行者的勇敢,成为救援现场温暖的一抹蓝。鲁甸地震、海南岛威马逊台风、东方之星沉船等大型救援行动,也都有他们的身影。
南宁市蓝天救援队的执行任务表上,在赵国粮擅长的地震救援和水域救援方面,他的名字几乎次次出现。
为了时刻保持良好的体能,除蓝天救援队定期专业训练外,赵国粮还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运动。“我的身体状态不亚于30岁小伙子。”赵国粮笑着说。“每个蓝天救援队员和志愿者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英雄,因为心中的‘英雄’情怀,我们每次才会拼尽全力。”
“能够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帮助别人,我很有成就感。”赵国粮告诉记者,成为一名合格的户外救援人员并不简单。“从事志愿服务,不仅要有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还要讲究理性,提供有效志愿服务,未来我希望和伙伴们一起向专业化方向再迈进一步,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帮助更多的人。”
“团队的能力越高,老百姓的需要和期待就越高。”赵国良说,“这是信任,更是责任,就是这种责任推动着我们蓝天救援,只能前进,不能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