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晋丽
就在执笔写这篇感想时,我接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刘宁的电话。素来娴静的她一反常态,语气里带着兴奋,与我分享了最新的消息:她在提案中发出的“警惕课堂过度使用PPT”的呼声,被媒体报道后,两天内已经有了500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还有不少全国各地不相识的人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她,倾吐自己的共鸣。
其实,昨天在看到我的报道后,一位同事也第一时间给我发了条微信说,她在清华大学作教授的先生也屡次“吐槽”:PPT让学生变懒了,不愿意深入阅读了。她建议我们随后可以就此题目再做些追踪。
我想,这就是凝聚共识的力量吧!这样的故事,在我今年所负责报道的社科界和福利保障界的委员群体中,还有不少。从融洽而热烈、甚至因为某个问题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小组讨论中,也能读出委员们珍惜这个发声的平台,力求将自己过去一年中贯彻落实双向发力的成果分享出来的心情。大会闭幕,我们仿佛已经听到,在新征程中,委员们更加响亮铿锵的履职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