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贾茹:

从“白给”到“有偿”这条助残路不寻常

本报记者 顾磊

“我10来岁时,村子附近的残疾人都知道,有个小孩儿经常给他们好东西,还不要钱。”2月25日,当记者问起这些年扶贫助残的缘起,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河北省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笑着说:“那个‘小孩儿’就是我。”

贾茹说,那时候家里开着小卖部,不少物品经常被她拿出去分给残疾人。“为这,父母没少打骂,但其实村里有个大事小情时,他们也都喜欢帮忙。”

长大后的贾茹,在行唐县的百货门市上班,只要看见残疾人,她总有“白给”的冲动。“可那毕竟是单位,不像小时候家里的小卖部,于是我就萌生了带着残疾人创业的想法,但父母不同意我放弃‘铁饭碗’。”

23岁时,贾茹结婚后瞒着家人办了停薪留职,开了家小菜店。只要有残疾人来卖菜,她就高价收购,如果有残疾人来买菜,她就低价卖出甚至不要钱。

有一次,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坐着轮椅买了两把青菜,贾茹没收钱,没想到小伙子的脸色特别不好看:“虽然我坐着轮椅,但我不是一个废人,我不要你白给的东西。”

这事对贾茹震撼挺大,也让她明白了“残疾人最需要的,是被尊重、被认可、被需要。”

琢磨一番后,贾茹做起了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业务,把工作分拆成剪线头、打包装、做吊牌等不同的流水作业,残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工种,顺利实现就业。

安置就业能帮助的残疾人毕竟有限,贾茹又创办了“军霞工厂直营库房”。她的服装公司免费提供服装,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直营库房,通过县残联和妇联的推荐,帮助当地留守妇女、残疾人及其家属获得收入。

这件事干了七八年,不仅在行唐县,还辐射到河北省其他地方,带动了约500名残疾人就业。模式看起来挺好,但贾茹亏损了约100万元。有些残疾人,不仅拿走了利润,成本也不返还。

“他们觉得帮扶是理所当然的,钱和货都应无偿给他们。”贾茹说,这让她悟出一个道理:要让残疾人改变思想观念,真正地靠劳动挣钱,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2018年5月,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建成开园,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工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首批入住园区的残疾人,从“50后”到“00后”都有。

在贾茹的感化下,园区内残疾人,慢慢都主动参与各项工作。

“我知道这个群体只要他们打开内心,就会创造奇迹。”贾茹说,“用爱可以融化所有。”

园区建起来后,自我“造血”变得很重要。去年,慈善家曹德旺给了园区1000万元的服装订单,帮助园区提升自我造血功能。贾茹很认可曹德旺的理念:“帮助残疾人不是要白给钱,而是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有偿’的助残。”

与此同时,贾茹还积极帮助园区之外的残疾人。双创园在行唐县各个村设了70个扶贫助残巧手坊,辐射带动了4247名残疾人和贫困户就业。

如今,行唐县的残疾人脱贫了,贾茹和团队又发起了“我在村里有块地”的项目,即创建残疾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希望用爱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自信,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贾茹说。

2021-03-02 顾磊 贾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68.html 1 从“白给”到“有偿”这条助残路不寻常 2,2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