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眼

观众席里的“黑头发”会越来越多

本期主人公: 茅善玉,全国政协委员,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院长。

更多报道见人民政协报 微信公众号

本报记者 王慧峰

农历辛丑年春节,“国风”大行其道。央视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和河南春晚上演的《唐宫夜宴》《天地之中》被赞“出圈”,各地戏曲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节期间掀起一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展示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力量。

戏曲艺术和曲艺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密码和DNA。由于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方言特性,戏曲和曲艺多在深厚的民间文化里汲取养分,与一方民众产生共鸣。当下,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下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渗透,我国戏曲曲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欣喜地看到,创新重新唤醒了传统文化原本就蕴藏的巨大魅力。也让人不由欣慰:2035年,这些美好的曲调,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愉悦。

“舞台是我最熟悉最热爱的地方,15年后,只要身体健康、观众喜爱,我一定会继续在舞台上纵情歌唱。”从12岁踏入沪剧学馆开始,沪剧对茅善玉而言,几乎意味着全部。

对沪剧的未来,她是乐观的。

她的乐观,是现实给她的。

1、老洋房里“真闹忙”

“真闹忙(沪语,指‘热闹’)啊,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各位到我的茶馆里来吃吃茶呀!”2月26日,正月十五,在上海颇具诗意的汾阳路上的“白公馆”里,饰演“阿庆嫂”的“90后”沪剧演员洪豆豆现场同戏迷们闹起了元宵。不远处,看着弟子日臻成熟、观众们投入开怀,茅善玉满眼欣慰。

“白公馆”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沪上。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越剧院旧址,改革开放后又一度成为越剧院开办的越友餐厅,由此成为很多上海人的记忆所在。如今,这栋灰白色洋楼已经成为上海沪剧院所在地,而眼前这一段段沉浸式演出,让承载了诸多历史传奇的“白公馆”再次见证沪剧的繁荣兴起。

这是茅善玉和她执掌的上海沪剧院度过的最繁忙的一个春节了。从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十五,16场演出,老中青三代沪剧名角齐上阵,大家累并快乐着。最后一天的压轴大戏,茅善玉作为“总导演”一大早就忙了起来,从选场景、架设机位、演员走位,她都手把手做指导。今年正好是茅善玉的本命年,同事笑言“牛年伊始,院长就拼上了一股‘牛劲’”。传统佳节在老洋房里演绎沪剧名作,一票难求、吸睛无数,但这只不过是上海沪剧院这些年无数新鲜探索中的一个“爆款”。茅善玉还有更大的野心——带领几代沪剧人继续像老黄牛一样勤恳耕作、探索创新,最终“让沪剧牛气冲天,引爆更多叫好声”。

“沪剧起源于江南小调和田头山歌,但它从来都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剧种。”从《红灯记》里可爱勇敢的小铁梅,到《石榴裙下》中善良悲情的卢雯慧,再到《一个明星的遭遇》里风姿绰约的周璇,直至《敦煌女儿》中感动中国的樊锦诗,茅善玉与沪剧结缘近半个世纪,见证了沪剧这一传统戏剧几十年里的高低起伏、式微与曙光。

“近些年国家对地方艺术、传统艺术的支持举措都逐步得到落实。”茅善玉担任上海沪剧院院长近20年,感触颇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直击文艺创作“浮躁心态”的根本、道出“有高原缺高峰”的突出问题,随后一系列政策集中发力,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展创新。2015年,上海创新性地推出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一团一策”,以推动各院团解决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政府对沪剧的投入大大增加,演员们的待遇提高了,外部演出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看沪剧的观众越来越多了,“我们从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的这些人,感觉重新找回了尊严和自信,充满干劲。未来值得期待。”她说。

2、“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跟上这个时代”

在上海对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大力推崇下,沪剧这几年发展得风生水起。作为沪剧院掌门人,茅善玉直接推动“一团一策”转化为团队在练功房日复一日地内功修炼,转化为《敦煌女儿》《闪闪的红星》《一号机密》等新创作品在不断地推翻重来中反复打磨直至成精品力作。

“沪剧所反映的题材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热点,扎根于百姓,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跟上这个时代。”茅善玉举例说,正是坚守了这个创作初心,2019年沪剧新作《敦煌女儿》从题材选择到舞台表现力,在很多方面做出了新尝试,公演后大获成功。这部戏不仅走进北大校园,也开启西北多地巡演之路,让吴侬软语首次在塞外大漠唱响。几天前,经过了两年修改的原创谍战题材沪剧《一号机密》在牛年正月全新亮相,火爆程度亦是一票难求。

沪剧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在于一代又一代沪剧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为院长,茅善玉在为剧院制定发展计划时,差不多每年都会推新戏、拓展演出市场,争取在培养和继承、创作和演出上都有所突破。目前,新剧《长街行》完成剧本大纲,《承诺》《董竹君》《玫瑰的故事》等完成剧本初稿,而这些剧目未来选角都将向青年演员倾斜。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愿意在这舞台上挥写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疑,沪剧院这几年人才储备充分最令茅善玉欣慰。十几年来,上海沪剧院以及诸多老一辈演员花心血培养出2006级和2013级两代年轻沪剧新苗,这些年轻人将是沪剧未来的接班人,“我希望今后能把更多的话题和眼球都集中在他们身上。”茅善玉说。

戏曲文化的传承,一靠人才,二靠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茅善玉很明显地看到,上海人对家乡曲种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曾几何时,看戏会被认为是土包子。”茅善玉说。但这样的无奈早已成为过去,在传承者不断推广沪剧、唱响精品后,人们越来越了解沪剧的魅力,“我们欣喜地发现,观众可以理直气壮地去看沪剧,这就是一种自信。”令茅善玉更为欣喜的是,观众里的“黑头发”越来越多。

在上海沪剧院办的沪语训练营的教室里,以前常见的是受爷爷奶奶影响而爱上沪剧的小朋友,现在更多的是自发想对家乡文化有更深入了解的孩子们。在她看来,戏曲传播的内容是非常正能量的,让孩子从小接触,会潜移默化地滋养他们的心灵,这样的教育要比纯粹的说教管用得多。“你来看戏,慢慢你就会了解这座城市的语言,也更多地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

3、吴侬软语的唱腔上了直播

“有多少人看?大家喜欢吗?”下午,茅善玉再次穿上戏迷熟悉的墨绿色旗袍戏服,为现场观众献上《雷雨》中的经典唱段。上场前,她不忘向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下元宵活动在新媒体平台的直播情况,听到不俗的点击量后才放下了心。在走到人群中与观众近距离互动的同时,网络那端海量的观众也在注视着小洋楼里的演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剧场演出的生态,也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思维方式。“演员们当然盼望能早点回到熟悉的舞台。不过,疫情防控期间的网上直播,让我们有了很多意外收获。”茅善玉说。

线上首演、线上课堂、直播讲解艺术知识……在“直播”火爆的当下,很多戏曲艺术家努力寻求专业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科普艺术知识。在直播中,文化传承者会给网友演示如何发声、化妆,讲述戏曲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得以了解这些古老而小众的艺术。

“像沪剧这样的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是小众艺术,但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与时代同步,主动与大众亲近。”抗疫期间,上海沪剧院的演员们仍然坚持每天练功。在茅善玉的倡导组织下,大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云练功”“云演出”,增加了与观众网上交流互动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沪剧的新走向以及上海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因此也意外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在被吴侬软语的唱腔打动之后,这些人成为沪剧的新粉丝。

“戏曲是在剧场表现的艺术,但是毕竟剧场空间有限,大剧院也只能坐满1600个观众,演10场也就1万多位观众,可是如果你跟互联网结合起来的话,传播力量和辐射力度是无限的。”茅善玉说,虽然以前也做过网络直播演出这样的尝试,但是疫情防控期间的传播效率才真正让大家认识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也引发了她的新思考,那就是“不仅要通过各种途径留住老观众,还要利用互联网吸引年轻的粉丝群体,为传统艺术带来新鲜血液”。在她看来,今后在剧场演出之外,要善于运用网络,加强对演员和剧种的宣传,特别是要加强青年演员与观众的连线互动,“这也是沪剧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一个新途径”。

事实上,茅善玉也一直在促进这项工作。她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就呼吁,新技术、新媒体要多关注传统戏曲艺术,更多提升戏曲传播力,为“小众”文化争取更多机会。

“今后我们将发挥‘白公馆’的地理和历史优势,坚持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的沉浸式演出,节目贵精不贵多,要能抓住网友眼球,吸引他们来认识沪剧。”在茅善玉的坚持下,沪剧院每次直播都力求达到综合艺术的最佳体现。她希望在消除舞台演出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后,沪剧也能“破圈”走近更多人的视野。

茅善玉始终把沪剧繁荣发展作为己任。看看台上的青春面庞,再看看台下的浓云黑发,她知道,到2035年,在未来的很多很多日子里,她心爱的沪剧,还都会充满活力地演下去。

2021-03-02 王慧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48.html 1 观众席里的“黑头发”会越来越多 2,2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