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只要老百姓喜欢, 我愿唱它一百年”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人们对曲艺艺术家,特别是领军人物,印象总是停留于聚光灯下、扮装后台面上的样子。

但通过贾文龙的新媒体账号,则会发现他的另一面:会爬上树找童趣,会蹦蹦跳跳地唱《四季歌》,会推着一小车蔬菜在路上叫卖,“金瓜、金瓜,一分钱一斤,洋葱、洋葱,一块钱都带走……”

开饭前、爬山间隙、景区乘船……兴致一来,贾文龙就会唱段豫剧,把艺术融入生活点滴。疫情防控期间,贾文龙在家练功,50多岁的他,踢腿下叉基本功样样不落。他还和同样是豫剧演员的妻子王淑芳一起,在家里客厅唱《夫妻双双把家还》,日常又温馨。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贾文龙,把互联网叫做“阵地”。这里可以“扩列”实体剧院外海量级的观众,但也必须直面更加多元的文化娱乐形式,从中杀出重围。如何获得年轻人的喜欢,是豫剧名角儿们必须要思考、试水的。

河南豫剧通俗易懂、唱腔传统优美、表演情真意切。借用京剧的“神”,话剧的“史”,再加上豫剧的“味道”,不拘一格地吸收了各个剧种的优点,豫剧已经走进了现代,很贴近老百姓。

若说古老的戏剧丧失了魅力,梨园里的人是不同意的:

2019年,豫剧三团送戏下乡到了林州桂林村,看戏的观众真是人山人海,每场都有1万多人。周边省市的戏迷听说后,甚至开着车来看演出,路两边车停了七八公里长。

第一场演出结束后,有个女孩儿用轮椅推着她的父亲,走到后台找到贾文龙说:“贾老师,今天看戏的人太多了,俺爸坐着轮椅看不见,他可想听您唱了,能不能给俺爸清唱一段?”看到这种情况,贾文龙二话没说就给老人唱了起来。唱完后,老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拉住他的手哭了。

“可见基层老百姓对文艺精品是多么渴望!”贾文龙很是感慨。

贾文龙有一副好嗓子,能从低音区的4到高音区的7,跨越两个八度。这副铁嗓子,拖不垮、唱不烂,唱响了大江南北。省豫剧三团每年下乡演出300场左右,其中60%以上都是贾文龙主演的戏份。这样算下来,他每年要跟团下乡演出近200场。

“演员和观众是共同的创作者,只要老百姓喜欢,我愿唱它一百年!”贾文龙清亮的嗓音穿透人心。

2021-02-09 王有强 靳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562.html 1 “只要老百姓喜欢, 我愿唱它一百年” 1,5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