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休闲周刊

齐金龙:

大一新生的抗疫假期

大一新生齐金龙(左一)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本报实习记者 尚琳琳

1月16日晚上9点,村子里已经安静下来,但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里,仍传来电脑键盘敲击的声音。齐金龙又检查一遍EXCEl表格中村民的信息后,将其发入微信工作群,当天的“工作”算是圆满结束。彼时,他已是盯了整整一天电脑,眼睛实在有些酸涩。

齐金龙的家乡,是最近新冠肺炎疫情重点防控区域——石家庄市藁城区南董镇贾古庄村。这名燕山大学的大一新生,刚从学校放假归来,正赶上家乡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毫不犹豫地,他立刻申请加入到本村的抗疫志愿者队伍,和其他20多名志愿者一起,严阵以待,投入到了“朝七晚九”的工作岗位。

他是学计算机的,在工作中很快找到了用武之地。“做核酸检测采样,需要5人一组,既要登记村民个人信息,还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组。村里会用办公软件的人不多,我正好能完成这项工作。”他的电脑上,表格里的信息密密麻麻,每一行,都是心血和责任。

“这次疫情发生在自己身边,感触比以往更深了: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惶恐,但更多的是切身感受到了防疫工作的重要,以及每一位工作人员肩上的责任和辛劳。”齐金龙说,每天,每个人都在忙着。为了宣传最新的、准确的疫情防控信息,安抚村民不安的情绪,志愿者也会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地走访沟通,传达每一项工作任务,了解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

“刚开始听说要采取封闭措施时,村民们都因担心粮食不足,抢购蔬菜水果。后来村里统一调度,由指定人员专门购买、统一分配,村民逐渐打消顾虑。不仅如此,村干部还通过募捐方式,筹集到5吨大白菜,按照人头数,分发给每一位村民。”在志愿者的工作日常里,齐金龙见证了一份又一份感动,“为了共同抗疫,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的主动捐款,为村里购置防疫物资;有的则加入抗疫志愿队,在村口值勤。”

最令他触动的一幕,是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们村每3天需要对村民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冬季严寒,气温低至零下几度,医务人员需要外穿防护服、内穿厚棉衣,行动起来非常不便。再加上整天穿梭在村中,他们经常累得直不起腰。又因为身穿防护服、吃饭不便,一天下来最多只能靠一袋牛奶充饥。但即使这样,医务人员也会从早到晚加紧做完全村的检测,并为村民耐心讲解核酸检测的必要性。”齐金龙说,“看着医务人员疲惫的背影,我特别感动。他们太累了!我只能帮一点小忙,在村中跑腿、通知村民,减少他们的行走距离,让检测更为快速、及时、准确地完成。”

在齐金龙看来,身边彻夜坚守的村干部,不辞辛苦的医护人员,配合工作、无私捐款的村民,以及像他一样归乡投身疫情防控的大学生,都在用星星之火,身体力行地贡献着一份力量。

初为大学生,第一个假期没有旅行,没有娱乐,但对齐金龙来说,这个假期却意义非凡——在责任中历练,在艰辛中成长。“我相信疫情马上就会过去,人们的生活会恢复如初,相信抗疫精神永流传,相信美好一直在身边。”齐金龙说。

2021-01-22 尚琳琳 齐金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09.html 1 大一新生的抗疫假期 7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