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是全国23个百亿斤粮食生产地级市之一,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然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农业灌溉用水缺口大的“紧箍咒”和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经营管理不足,也是通辽市千沟万壑变良田过程中遇到的长期瓶颈。为了抓大事、议大事,此前通辽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行协商调研。
调研组利用3个月时间,到全市6个旗县区、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4个示范点区、4个社会化服务示范点,走进田间地头察实情、找问题。扎鲁特旗一位农户反映:“以前,旱了、涝了都发愁。如今有了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有指望了,但在集中灌溉期,农排电力设施严重过载。”开鲁镇一位基层干部反映:“广大农户迫切需要提升改造老旧项目。”……调研组一路研究、一路思索,就重难点问题与市、旗相关部门走访交流、沟通探讨,反复打磨调研报告,坚持不夸大不粉饰基本情况,不遮掩不回避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提出意见建议。
近日,通辽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政协委员、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开展专题协商。
包思沁夫、孙丽荣等委员建议,抓住新一轮土地延包机遇期,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良田还需配‘良技’,要加大科技推广和应用力度,真正发挥好玉米品种优势和光热资源优势,提升单产水平。”
“我们将继续加强沟通对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目前,由于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尚未完工,电网承载能力有限,灌溉用电矛盾突出。下一步将加强协调组织,以错峰排灌等方式保障用电平稳有序。”……市农牧局、国网通辽供电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回应,工作的路径逐渐清晰,委员们对一些建议暂时不能落实也更加理解,往来间共识不断凝聚。
“选题精准,提出的意见建议全面具体,针对性强,一定会更好地推动通辽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加快进程,更好地推动通辽市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辽市委副书记、市长奇·达楞太与大家一起交流感受。
市政协主席吕永成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优势,突出双向发力,抓好跟踪问效,坚持协商式监督定位,助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