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方政协

浙江省政协围绕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协商议政

在这里过上“向往的生活”

本报记者 鲍蔓华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2月12日   第 07 版)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省级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文化系列活动,制定《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有力促进了浙江省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工作。

近日,浙江省政协组织开展委员主题议政活动,助力以文化艺术之美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当下,频频“出圈”的乡村生活,让不少人增进了对乡村的了解和憧憬,希望在这里过上“向往的生活”。为各地乡村注入更多“美”的元素,已成为发展刚需。

在省政协委员葛继宏看来,在赋美的过程中,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可发挥重要作用,如加强乡村艺术教育,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参与乡村规划和建筑设计,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校地合作模式,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鼓励师生深入乡村,担任“艺术村长”,设计发展路径,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艺术项目吸引游客,让高校的文化艺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加分项”。舟山市普陀区政协委员赵利军亲眼见证了文艺赋能海岛建设之路带来的变化,在当前旅游由“风景”走向“场景”消费的新时代,他认为要大力培育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新场景,深耕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讲好小岛故事。建议推动“文化赋能”,推进“创意赋新”,对准“颜值经济”新赛道,融入美学思维于伴手礼设计中,集聚消费新动能。

“艺术乡建”是浙江省近年来聚力打造的工作品牌,衢州是全省率先启动“艺术乡建”的地市之一,来自衢州的政协委员戴郑娇分享了“艺术乡建”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探索实践的体会,并建议要深入推进“艺术乡建”标准化,提高试点的科学性,固定优秀经验为制度成果;形成部门合力,出台一系列政策“大礼包”,集中精力打造更多优质的文艺品牌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提高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推广度,打造乡村振兴的闪亮标识。

在民生协商会上,大家还建议,开展乡村文化调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不断提升乡村文化价值;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在发展中更好保护原始风貌,还原乡土气息;加大宣传推广,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旅游”、非遗研习、教育研学、农事体验等多种业态,激活乡村文化市场价值;坚持协同推进,将乡村文化振兴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乡村机制,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强“三支队伍”,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艺术家入乡,培育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乡土文化人才,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常态化开展乡村文艺活动。

文艺激活了乡村发展动力、“点亮”了乡村新风貌。省政协主席廉毅敏表示,全省各级政协要持续关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协商建言,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积极担当作为,助力绘就以文化艺术之美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2024-12-12 本报记者 鲍蔓华 浙江省政协围绕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协商议政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1485.html 1 在这里过上“向往的生活” 71,4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