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亦称大科学装置,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既是探索未知的超级工具,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多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部分装置已经迈入世界领先行列,但在建设和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优化大科学装置建设与运行机制,提升产业支撑力与国际影响力。
一、推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大科学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装置申报论证阶段明晰各方权责,充分考虑大科学装置维护、更新和提升所需的资金。借鉴同济大学国家汽车整车风洞中心的成功经验,积极吸引产业用户和社会资本出资参与设施建设,既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也能加快仪器设施的运行。
二、加强对各地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科学布局。根据国际经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驱动周围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和孵化器的建立与兴起。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的协同作用,形成集聚效应。同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要更为充分地考虑装置的可行性、建设和运行队伍能力、管理开放水平,同时认真考虑其后续的运行开放维护和升级改造计划。
三、加大设施开放共享力度,形成多元化产出效应。开展面向产业应用的实验方法学研究,进一步加大产业用户需求调研和宣传培训力度,主动开辟和做好产业用户的服务与合作,打破对外部用户机时比例限制,同时抓紧研究合理的收费机制,促进项目与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进一步加大国际开放共享力度,专项支持国外科学家开展联合研究,助力大科学装置成为聚集全球智慧、开放创新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