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王虎学 阳倩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2月06日   第 05 版)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践行、学理研究和思想宣传,是党中央赋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重大而光荣的战略任务,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任务要求,提出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难题和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科学的理论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践行、学理研究和思想宣传,是党中央赋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重大而光荣的战略任务,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守正”是基础,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实基础,具有经久不息的思想魅力。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不能割断魂脉和根脉。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追根溯源式的梳理和分类研究,对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进行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要发挥平台优势,突出集成特点,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基固本,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创新”是关键,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当成需要背诵和重复的具体结论,而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成功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实践的动力来源于创新,理论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激励保障,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管理科学、激励创新的工作格局。推动理论传播紧跟时代步伐、形式日趋丰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坚持不懈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增强宣传普及吸引力感染力。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不断开辟党的理论事业发展新局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必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深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立足中国实际、洞察时代大势、把握人民需要,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突破、发展与超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本性、精神气质、价值观念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内在统一性,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身,又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赋予马克思主义深厚的文化力量,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生动体现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理论自觉和深邃理论洞见。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国具体实际的鲜活力量相结合,持续激发理论创造活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聚变形成新的理论优势,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基础、历史基础、群众基础,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结合”。

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两个结合”就是坚持守正创新,二者相互影响、互为支撑、不可分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工程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如磐、重任在肩。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新,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虎学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阳倩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2024-12-06 王虎学 阳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1194.html 1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71,1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