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心:以更大力度推动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
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赛道上,还存在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不充分、引领未来产业的创新成果储备不足等问题。建议——
一、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加强源头科技供给。支持、引导企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和竞争力。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前瞻与关键技术项目。
三、营造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环境,激发市场创新创造的活力。
四、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切实发挥民营经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针对性提供专项服务,重视发挥民营企业集群作用,打造多样、灵活的产业集群布局。
■全国政协委员刘新勇:建立人工智能质量考评机制
国企央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面临着因对“人工智能质量”缺少认知和客观有效评价手段,难以跨过从算法模型到场景落地风险鸿沟的巨大挑战。建议——
一是统筹全局谋划,加快构建智能经济新形态。进一步加强央企与省属企业的联动,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加快形成场景需求牵引、院所高校支撑、资本驱动的联动机制。
二是夯实质量基础,扎实推进产业场景应用创新。支持国企央企建立以质量为检验依据,以问题和效果为导向的考评机制,打造一体化质量服务体系。
三是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国企央企智能化发展环境。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优化国企央企在智能化创新应用方面的监管和考核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张春华: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现制造强国,必须要有“新服务”的强力支撑。然而,我国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建议——
一、国家层面完善生产性服务行业大类统计口径,整体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战略地位,完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类别和指标。
二、国家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专项体系化政策,培育世界一流生产性服务中国品牌,制定“一对一”专项政策和政府统筹协调机制。
三、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出海赋能新兴产业,加大服务贸易输出,拉动中国经济新增量。
四、国家出台“两业融合”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塑造竞争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