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意义重大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一体学习领会,一体推进落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广泛凝聚共识,汇聚改革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人民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关键,就在于为改革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一是加强政治统领。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跟进掌握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确保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立场不含糊、原则不动摇。二是营造改革氛围。充分利用“书香政协”、委员大讲堂等载体和渠道,深入基层和界别群众宣传改革,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三是加强党建引领。创建“一委一题一精品”“一个支部一特色”履职载体,打造“委员会客厅”“社情民意直通车”等“党建+履职”品牌工程,树立鲜明的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履职导向。
聚焦关键环节,助力改革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人民政协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必须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大原则及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弄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关键症结、体制机制问题、思想观念障碍,牵住“牛鼻子”、找到“金点子”,精准建言、精准献策。二是完善选题机制。进一步健全“党政点题、政协破题”机制,定期与市委、市政府沟通情况,及时掌握市委、市政府关注重点,推进政协履职与党委政府更加同频共振、同心同向。三是建好协商平台。进一步完善协商平台功能、健全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协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把牢价值取向,彰显改革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和价值取向。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一是走好群众路线。大力倡导、积极支持“两支队伍”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沉下去”,常态化开展“四下基层”,“面对面”倾听意愿、“心连心”了解诉求、“实打实”为民代言,着力在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助力改革回应民生所急、顺应民心所向。二是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福祉问题开展民主监督,助推党委政府惠民利民改革政策落实落地。三是发挥委员专长。鼓励支持委员发挥专业优势,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守正创新,扛牢改革责任。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重申要“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我们要勇担改革使命,积极助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一是健全完善协商议政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机制,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推进协商议政提质增效,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决策提供支撑。二是健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办法,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助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落地见效。三是健全完善联系群众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工作机制、社情民意表达和汇聚分析机制、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扎实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不断提升“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平台建设水平,助力社会治理,推动凝聚共识走深走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
夯实履职根基,提升改革能力。“两支队伍”是政协履职的根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以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着眼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深入推进机关各项工作制度“立改废”,更好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打造委员之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深化委员激励机制建设,搭好委员知情明政平台、健全委员履职管理系统,激发委员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社会治理第一线的具体实践。三是加强委员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每年1次全员培训、2次专题培训和多次域内外学习考察的“1+2+X”委员能力提升体系,积极探索“通识+专识”培训机制,在加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应知应会知识即“通识”培训基础上,根据委员界别,开展界别知识即“专识”培训,着重培训委员深入掌握相关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界别委员建言“精准度”、资政“含金量”,更好发挥主体作用。
(作者系辽宁省盘锦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