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统战·两岸

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

——听两岸学者讲“两岸同根同源”那些事

文/图 本报记者 高杨 修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23日   第 08 版)

对话现场

《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一书作者范文议介绍写作这本书的初衷。

10月18日,由全国台联文宣部主办,北京市台联、九州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协办,台湾作家范文议新书《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两岸专家学者以“两岸一家,同根同源”为主题,从政治学、语言学、古典文学、两岸图书出版学交流等角度,梳理和阐释了台湾与大陆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并达成共识:“台独”无论如何搞“去中国化”,最后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他们不可能也无法撼动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当下急需《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这样通俗易懂的现代版台湾通史类书籍,向台湾青年讲明两岸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联结。

会上,本报记者与台湾问题专家、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朱松岭,文字学专家、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研究员叶昌元,作家赵国明,知名出版人江乐兴等进行了对话。

■ “妄图切割两岸历史文化关联,是民进党‘谋独’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历史真相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政治图谋而改变”

记者:从李登辉、陈水扁,到蔡英文,再到赖清德,他们四位可称得上是岛内“台独”的“独首”。但我们注意到,这四位“独首”搞“台独”都有一个共同现象,也可以说是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在文化和历史上做文章,您怎么看这个现象?他们的图谋能得逞吗?

朱松岭:自李登辉上台以来,陈水扁、蔡英文到现在的赖清德,一刻也没有停止“台独”图谋。这四位“独首”谋“独”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通过对这一脉络的梳理,可以清晰看到“台独”路线图:

岛内“台独”政治人物谋“独”有规律。“预先亡其国 先去其史”,这些“台独”政治人物都是先从篡改历史出发,进而推进“文化台独”“教育台独”“生活台独”,最终妄图让“法理台独”水到渠成。其中,“同心圆”“台独史观”的持续推行和落实是最要害的问题。

“四‘独’首”的谋“独”行动始终围绕以下几个核心要素展开:一是“政治谋独”。从李登辉推动的“国民认同”到陈水扁的“公投绑‘独’”,再到蔡英文时期的“去中国化”教育政策,赖清德的新“两国论”,这些“台独”领导人始终通过政策和法律途径试图推动“台独”。他们通过修改教科书、推动“公投”法案等方式,不断弱化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将“台独”观念逐步植入社会体系。二是“文化谋独”。文化是“台独”路径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通过“去中国化”措施,逐步改变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企图构建所谓的“台湾本土文化”和“台湾认同”来取代中华文化的核心地位。无论是李登辉时期的“新台湾人”,蔡英文推动的“台湾主体意识”,还是赖清德推动的“两岸两国互不隶属”,“文化台独”成为政治“台独”的基础。三是“法理谋独”。四位“台独”领导人通过不断挑战国际社会的“一中”政策,试图在国际法理上为“台独”寻求合法性。例如,李登辉提出“两国论”,陈水扁推行“入联公投”,蔡英文则加大“亲美抗中”力度,以外部势力支持其“台独”进程,赖清德则进一步加剧与大陆的对抗。这些“台独”领导人“谋独”都有规律可循,找到其规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台独”的具体操作路径是确定了“历史台独”的大方向后,主攻“文化台独”,推进“法理台独”。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根基,而“四‘独’首”都深知,要想在台湾构建独立的“国家”认同,必须从文化层面进行“去中国化”,这就是“文化台独”的本质。而在“文化台独”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通过改变历史教育的“史观”来瓦解两岸的共同历史记忆。“文化台独”企图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改变历史叙事来消解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联系。他们通过虚构历史、歪曲史实,灌输所谓的“台湾从未属于中国”的荒谬论调,从而在新一代台湾青少年中播下对大陆的敌视种子。这一手段旨在通过文化和教育彻底割断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制造对立和分裂。在李登辉时期,“台独”开始由隐性转向显性,其通过“去中国化”教育,发展“台湾主体性”来塑造台湾的所谓“国家认同”。陈水扁时期,进一步推动“公投法”以及所谓“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论述,进一步推销“台独”意识。蔡英文及其后继者赖清德,则通过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途径,以更加隐晦却又持续的方式推动“台独”理念,妄图形成“生活台独”,试图改变台湾社会的认知基础。这种步步为营的“谋独”路径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但不管“台独”势力如何“去中国化”,都改变不了事实。无论“四‘独’首”如何推动“去中国化”,都无法改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也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律事实。从明清时期到近代的割台与光复,台湾与祖国的历史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为的篡改都无法抹杀历史真相。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台湾重新归入中国版图,且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去中国化”虽然在短期内对台湾部分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产生了影响,但终究无法长久维持。历史真相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政治图谋而改变,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在国际上早已得到承认,任何否认这一事实的言行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我们今天拿到这本书名为《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既说出了历史事实,又道出了台湾同胞的主流民意和心声。用“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这一掷地有声的发问作书名,不仅简明扼要地揭示了历史的铁证如山,更深刻反映了台湾同胞心中的共同期盼与历史认同。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质问,而是一种对历史事实与时代潮流的坚定呼应。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真相早已镌刻在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里,世代传承,无法篡改。“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这一掷地有声的发问,不仅简明扼要地揭示了历史的铁证如山,更深刻反映了台湾同胞心中的共同期盼与历史认同。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质问,而是一种对历史事实与时代潮流的坚定呼应。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真相早已镌刻在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里,世代传承,无法篡改。历史如山,真相如炬,任何试图改写历史的图谋必将失败。

■ “汉字显示了两岸恒久不变的共同基因”

记者:两岸书同文,字同源,汉字作为两岸交流的主要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和鲜明的标志。从专业角度,您如何看两岸都在使用的中国汉字的文脉?

叶昌元:我想从两岸甲骨文研究工作的渊源、台湾至今仍坚持用汉字做注音字母,以及秦朝对台湾的称呼等从中国语言文字学角度,说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两岸都在使用的汉字,是对两岸共同文化基因的有力印证。台湾地区现在仍然用注音字母作为汉字注音,这些注音符号都是从汉字中提取的,就是从汉字中找一些笔画非常少的字,或者提取它的声母来作为一个声母符号,比如用尸位素餐的尸、红日的日,分别来表示拼音中的声母sh、r;或者提取它的韵母作为一个韵母符号,比如用幺鸡的幺,代表韵母ao,这些例子都能说明,两岸文字同源。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甲骨文的发掘和研究,离不开董作宾这位学者。他是河南南阳人,甲骨学家、历史学家,曾主持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发掘工作,主编了《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并全面论证了甲骨断代学说。1948年底,他随着大批文物前往台湾,在台湾继续著书立说,发表了有关甲骨文和历史学的著作。

研究甲骨文的4位著名学者有“甲骨四堂”之说,这4位就是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恰巧他们的字里面都含有堂字。郭沫若叫鼎堂,董作宾叫彥堂。他们的研究,无疑是有相互影响或借鉴的。

台湾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取决于拥有了不少甲骨文资料,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有一批功底深厚的学者从事研究。这个功底,就源自中华文化的基因。

此外,对台湾历代有不同的称呼,其中在秦代,称台湾为瀛州。《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这本书里面也提到这一点。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叫嬴政,他曾经派遣徐福出东海。于是就传回了海上有三座仙山的说法,它们是蓬莱、方丈、瀛洲。

瀛洲的嬴就是嬴政的嬴加“氵”。这当然不可能是巧合。这个字是谁来造的?我无法考证。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不是秦始皇让人造的,就是有人为拍他的马屁而造的。它的意思就是指东边那片水面姓嬴。洲就是水中间的岛屿或陆地。因此大陆东边那座最大的岛屿,就是瀛州。这个瀛字在东汉《说文解字》里有。至于这个嬴字是怎么来的?我梳理了一个链条,先有蜾蠃的蠃,然后有输赢的赢,再有姓氏的嬴。而这几个字共同的部分就来自蜾蠃的蠃这种寄生蜂的象形,这个例子也充分地反映了两岸血浓于水,具有永恒的相同的文化基因。

■ “两岸文学一脉相承。中原文化的基因,规范了台湾文学发展的方向、形式、内涵和风格”

记者:尽管岛内一些政客叫嚣在文化历史上“去中国化”,但我们也注意到,这些政客在很多场合会作中国古体诗,在公开讲话中也都会引经据典,这表明中华文化其实早已渗入台湾民众的血液和骨髓,两岸在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中有什么渊源?

赵国明:我想从台湾传统中华优秀诗词的历史渊源、台湾课纲的演变及其在中华优秀诗词方面的影响以及我的两本书《诗说台湾》和《台湾 台湾》在岛内引发的反响,来说说两岸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对台湾地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台湾传统中华优秀诗词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在古代,台湾有不同的名称,许多古代诗人的作品也提到了与台湾相关的内容,例如隋朝皇帝杨广的诗“岛夷时失礼……轻骑出渔阳”,并派兵去台湾。

唐朝诗人、官员施肩吾率族人移居、开发澎湖,其有诗“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南宋知州汪大猷屯兵澎湖,编户齐民,以防海盗。他也是诗人,著有《适斋存稿》等四部。对于岛夷之人违法犯罪,他有“安有中国用岛夷俗者,苟在吾境,当用吾法”的记录。

元时开始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诗人屠性有诗一首《送人赴澎湖巡检》:三十六岛绕澎湖,见说泉南天下无。花时小队旌旗出,处处春风啼鹧鸪。

明郑时期流寓台湾的文人如沈光文等人成立东吟社,致力发展诗人。正是由于祖国大陆文人的大量入台,明清相继展开文教事业,而使台湾的诗社和中华文化得以勃兴。

清末,地方文人以诗歌为武器,反映本地人民的生活疾苦。如台北举人陈维英的诗“盗贼有钱皆是友,无钱兄弟亦非亲。俗情颠倒君休怪,当世论钱不论人。”丘逢甲的诗“当时痛哭割台湾,未肯金牌奉诏还”。中华诗词的形式有诗、歌、赋、曲,花样繁多。

民国时期连横出版多部诗集控诉日军侵略者的暴行。“落日荒涛望天末,不堪回首是台湾。”

两岸文学一脉相承。中原文化的基因,规范了台湾文学发展的方向、形式、内涵和风格。

尽管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些特殊的时期,但以汉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台湾具有深厚的根基,一直得以传承和发展。这种诗词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也是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无论两岸政治风云如何变化,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可见两岸之间的同文同根纽带多么紧密”

记者:虽然赖清德上台以来一直在阻挠两岸交流,但两岸出版界的交流一直没有停止,就在今天发布会举行的同时,在海峡对岸,2024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正在举办。作为从事两岸图书交流的资深从业者,您的感受和观察是什么?

江乐兴: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自2005创办以来,到今年2024年,已经是第二十届了。这20年来,两岸在出版、发行、版权及数字出版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成为两岸出版发行业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往年这个会主要在厦门主办,这次由台北主办,更是让大陆出版界的同仁,感到更加的亲切。所以,无论两岸的政治风云如何变化,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可见,两岸之间同文同根的纽带多么紧密。

两岸近年来在图书方面有各自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大陆短视频的兴起,互联网平台日趋成熟。我们在图书营销方面,比台湾更为先进,市场前景也更为广阔。一本书,以前在台湾市场可能没有多少人关注,但拿到大陆出版后,往往就成了超级畅销书。以台海出版社前两年出版的《虫洞书简》为例,这本书以前在台湾的名气并不是特别大,但通过在大陆出版,经过短视频与直播营销后,这本书就成了一本现象级的畅销书了。

相对而言,台湾的出版业也有他们的优势,虽说市场没有我们大,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我们不能说你在大陆可以卖几十万本,在台湾只能卖几千本,就觉得市场不行。其实台湾出版业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提升。抛开内容不说,光他们的包装真的比我们要时尚、要前卫。尤其是生活书、少儿书,只要经过他们的包装,其效果真的要比我们大陆强不少。所以我们经常学习他们的卖点提练以及包装方式,反过来促进我们对出版物的提升。

说到两岸出版界的互补与融合发展,我认为两岸出版界应更多地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上下工夫。台海出版社也正在策划出版一套面向两岸青少年的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两岸青少年不可不知的——祖国》,希望通过图书的力量,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向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正本清源,讲明台湾和大陆的血脉联系。

2024-10-23 文/图 本报记者 高杨 修菁 ——听两岸学者讲“两岸同根同源”那些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014.html 1 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 69,0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