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前文化消费市场已呈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如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事业发展仍任重道远。据调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文艺创作缺乏精品。艺术创作理念陈旧,舞台表现时代感、科技感不强,吸引力、感染力不足。文学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无高峰现象仍然存在,缺乏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
二是高端人才青黄不接。文艺创作队伍参差不齐,年龄老化、梯队层次衔接不够,地方戏曲、文物考古、非遗专业人才紧缺,缺乏高水平领军人才。
三是数字赋能有待融合。数字技术催生文化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智慧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线上美术馆成为新潮流。目前文化资源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数字化环节还存在短板,大众数字文化需求尚难满足。
四是文物遗产活化不够。各地博物馆机构、藏品、基本陈列展览数量虽多,但宣传展示渠道单一,活化利用处于相对保守状态。非遗与现代生活连接方式和路径不够丰富,一些非遗项目传承困难,活态展示还有差距。
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谋篇布局,破除“等靠要”思想,积极与市场融合,鼓励各地文化场馆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激发文化机构内生力。优化数字赋能驱动力。重视和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等新技术,对典籍、文物、非遗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打造智慧化、沉浸式体验,使历史“活起来”。提升人才引育集聚力。强化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加强古建筑专业学科建设。建立非遗传承人、传播人、研究者等人才矩阵,实现非遗传承“老、中、青”有序衔接。
二是推动文艺园地百花齐放,要坚持作品为王,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引导文艺家、作家重心下移,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坚持平台为基。积极开展全国性重大文艺活动,整合城乡各类空间资源,利用特色街区、旅游景点、网红打卡地等打造演艺空间,提升优秀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坚持统筹为要。探索重大文艺创作“揭榜挂帅”机制,打造一批高品质、有流量的精品力作。推动戏曲、影视等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以互动式数字演播等形式,扩大受众群体,提升艺术效果。
三是助力文化遗产绽放新韵,建立文物数字资源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开展重要文物、精品展览、珍贵馆藏文物的数字场景再造和线上展览展示,让观众通过视、听、触等多重体验深度融入,使更多文物活起来。激发非遗新活力。突出活态传承,以“非遗+”传播方式,将戏曲、民俗艺术等非遗项目融入课堂、企业、社区、景区,让非遗元素走进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