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对温度都很关注,会根据天气变化适度增减衣服;同时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体感温度,也就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温度。科普也是一样,有“温度”的科普就是要照顾到目标对象的切身感受,从受众视角出发,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我要告诉你什么”,而是要思考“你想了解什么”,或者说“我不要我觉得,我要你觉得”。
传统上,我们很少把精力用于研究传播对象,只是想着怎么把系统的科学知识分解和软化,在包装上下功夫。至于传播对象,只是笼统地定位为“大众”。这样做科普,就像把水泼到沙子里,虽然很努力,但是没什么反响。因为大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普面对的是同质性小组组成的异质性群体。所以只有尊重和了解读者的认知习惯、知识结构、知识层级,才有可能为其“量体裁衣”,传递出科普的温度。
从科普方式方法的角度来说,有“温度”的科普一定是结合了趣味性、通俗性、严谨性、相关性,是娱乐价值、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综合体现和统一。对于受众来说,科普不能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而是要“内行说‘你说得对’,外行说‘我听懂了’”。这其实涉及几个“度”的问题。一方面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通过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把抽象的科研成果具象化,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尽量避免晦涩的专业术语和“行话”。所以有“温度”的科普一定是避免专业词拉高沟通交流门槛,用感性的叙事来表达理性/客观的认识。
从科普的内容角度来说,有“温度”的科普一定要与科普的目标受众建立起关联,也就是从“接地气”讲到“桃花源”,或者说情绪向下,价值向上。
同时,公众只有在特定情境下产生需求,才会接受或准备开始接受信息。毕竟科普要解决实际问题,大家不是来学知识的,而是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是前沿科技的科普,也需要找到与科普的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点”,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兴趣。
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总之,有“温度”的科普不能单纯地聚焦于科学知识,更应该倡导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同时也需要做到科学与艺术、人文的有机结合,做到有人情味。把具体的科技内容放到更大的情境之下去解释,甚至说,更需要把相关的因素整合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貌似不是在讲科学和技术本身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就是在说科学和技术。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